正文 第145章 嫉妒是健康和快樂的大敵(1 / 1)

嫉妒常被人們稱為“紅眼病、吃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等等。嫉妒就內心感受來講,前期表現為由攀比到失望的壓力感;發展到中期,則表現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折感;後期則表現由不服不滿到怨恨、憎恨的發泄行為,對自己和他人都有惡劣的影響。以灑脫的心態對於克服嫉妒有一定效果。

克服嫉妒的前提是接受嫉妒,承認嫉妒,這也許聽起來有點反常,但當你抵製一種情緒時,往往你卻給了它更多的能量。相反,若你接受一種情緒,你便能隨意地看待它,停止給它提供能量,最終這種情緒將會消失。

認識到自己的嫉妒心理以後,就可以嚐試著改變它,比較你和別人擁有的事物會讓你變得很悲哀。當你有輛更漂亮的車或有份更好的工作時,這種類型的比較能滿足你的虛榮心,讓你自我感覺良好,但這隻是暫時的,因為這種心態最終會讓你去留意那些比你擁有更多的人。到了那時,你就不會再感覺良好了。

這世上總有人比你擁有的更多、更好,在這樣的比較中,永遠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所以在這場較量中,你不可能“贏”。與他人比,你永遠隻能一時高興。

另一種更有效的方法是與自己比較,對自己做一個縱向的評判,檢視自己的成長和收獲,評價自己的付出和所得,思考自己的經曆和規劃。這將使你變得更積極,情緒更穩定,因為你不再與他人比較,不會再為他有你無的事情感到嫉妒了。

嫉妒常常來自生活中某一方麵的“缺乏”。缺乏導致對自己缺少的東西的向往,對已經擁有這些東西的人的不良情緒,你覺得嫉妒,也許因為別人得到了你想要的工作或等待的機會,因為你害怕一旦失去它們,你的生活將跌至穀底。比較自己與他人是這種“缺乏感”的征兆。因為別人得到了你想要的東西,所以你嫉妒。

總是有這種“缺乏感”會擾亂你的想法、感覺和生活。它會引起嫉妒這種強烈的負麵情緒,讓你被嫉妒糾纏,並不斷強化和持久化這種情緒。影響健康,對周圍的人也有消極的影響,為了擺脫這種局限和破壞的心態,你可以讓自己灑脫一點,告訴自己,新的機會隨時都會有,不要急於一時。

我們經常會遇到新的事物和情況,總有新的商業機會、新的考試、新的朋友等著你——這種想法能減少你的壓力;能讓你把上一次失利歸咎於自己的失誤,而非別人奪走了你的機會。

灑脫的心態讓你獲得內在的情緒自由,並讓你更放鬆、更積極。培養灑脫的心態,在拒絕或克服嫉妒上是最重要的。當你知道這世上機會有很多時,便沒什麼好嫉妒的了。所以,每當你發現自己又被嫉妒糾纏上時,記得把焦點從“缺乏”轉到“豐富”上,你就能灑脫應對了。

溫馨提示

嫉妒的人應該努力克服嫉妒的症狀,一個人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比別人強,人有所長也有所短。人固然應該喜歡自己、接受自己,但還要客觀看待別人的長處,這樣才能化嫉妒為競爭,才能提高自己。聰明人會揚長避短,尋找和開拓有利於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新領域,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補償先前沒能滿足的欲望,縮小與嫉妒對象的差距,從而達到減弱乃至消除嫉妒心理的目的。

嫉妒,往往給被嫉妒者帶來許多麻煩和苦惱,換位思考就會收斂自己的嫉妒言行。積極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嫉妒的毒素就不會孳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