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6章 攀比要不得,心胸開闊天地寬(1 / 1)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就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哪怕是一點也不行,否則,他就會想去破壞別人比自己好的地方,或者背後說人壞話,詆毀對方;或者在心裏詛咒比自己好的人。其實,這種行為是人類嫉妒情感的一種表現,也是一種較普遍的社會現象。

有嫉妒心理的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在日常工作和社會交往中,嫉妒心理常發生在一些和自己實力相當、能夠形成競爭的人身上。有關專家說,好攀比的人身體上多會出現胃痛、惡心、頭痛鬱悶、心悸、背痛、神經性嘔吐、痛經、情緒低落、行動上不能自主等症狀。

攀比是一種負性情緒,是在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關係中孕育的,其根源在於占有欲沒有得到滿足。當自己的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離縮短時,所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多種情緒體驗。這樣的人常有挫折感和憤憤不平的情緒,並帶有明顯的敵意,甚至會產生攻擊詆毀行為。這種情緒很容易互相感染,所以,他們很容易抱團去對付那些優秀的人,不但危害他人,給人際關係造成極大的障礙,最終還會摧毀自身。

攀比是人性的一個弱點,我們應該努力去克服。

首先,要培養豁達的人生態度,心胸開闊,要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強中自有強中手”,心平氣和,泰然自若,才能“主”明心正,這才是養心的關鍵。

其次,要學會轉移注意力,給自己一個不攀比的理由。最後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化攀比為動力。當別人在某些方麵超過自己時,自己可以有意識地想一想自己比對方強的地方,這樣就會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複到平衡的狀態。再次,要加強自身修養,培養知足意識。常不知足者,與某方麵比自己強的人攀比,內心總是苦悶的。對別人產生了嫉妒並不可怕,我們要正視這種心理情緒,升華這種攀比的情緒,化消極為積極,把攀比轉化為成功的動力。

攀比非常有害健康,並使人早衰老,隻有去掉嫉妒之心,才能有平和的心態,豁達的胸襟,確保自己健康長壽。

溫馨提示

一個人受過挫折和有過苦難的經曆是一種財富。隻有那些什麼也不做的人才不會有挫折。當然,自信不會來自挫折本身,但失敗和挫折卻能夠教給人許多有用的東西。這些東西一旦被你牢記,日後便會成為巨大的財富。從失敗和挫折中汲取有用的經驗和教訓,必將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第六章 休閑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