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武平(二)(2 / 2)

另一個文官說道:“我們沒有兵馬,更無領兵之將。聖上,臣提議——議和!”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附議。現在的情形,沒有比議和更好的建議了。

徐老太傅捋了捋發白的胡須,若有所思的說道:“議和,恐怕項羌那邊,不會同意的。”

“老太傅所言差矣。”又有文臣站出來說道,“項羌每次攻打我大楚,不過是搶些糧食、財物,回去過冬。隻要我們給出他們所需的東西,想必他們定會退兵的。”

“你想的倒是輕巧。”有人反對道,“臣觀拓跋冽此次來勢洶洶,看來不僅僅是為了搶一點財寶,臣恐怕陽城之災,會再度發生。”

眾人一聽陽城二字,臉色頓時白了。那次兵禍,差點讓大楚滅亡。幸好後來趙瑞澤逃了出來,雖然不知道他是咋逃離項羌的,但是大臣們以為,這說明天佑大楚,趙瑞澤是上蒼選定的君王。

徐老太傅見下頭的人爭持不下,想了想道:“議和,還是要議一議的。但是,也要做好打仗的準備。禮部尚書,議和的事情交給你,派人去和項羌可汗接觸一下。至於兵部,你們再商議一下,還有哪裏可以調兵。務必守住墉州。”

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站出來,拱手說道:“臣等領旨。”

秦絡和鐵匠孫等人知道武平關大敗的消息,已經是幾日後了。那時候,俘虜已經押送至湛盧大草原了,再有幾天的行程,就到丹陽城了。

鐵匠孫在此約了秦絡和柳長風,在石山山洞議事。他氣憤的說道:“沒想到穆景峰是個慫蛋,本來朝廷派來十萬士兵,可以和項羌一戰的。他作為主帥,卻隻會拖後腿。”

“哎,聽說,馮將軍也被抓了。”柳長風一直很佩服馮汝炳,得知他被俘虜,焦急萬分,恨不能將他從敵人手中救出來。

鐵匠孫說道:“我們必須得救出馮將軍。不瞞你們說,其實,我們間者都是歸馮將軍管的。這一次,馮將軍遲遲沒有給我們下達命令,負責傳話的人也很久未見。我當時就覺得事情不對,果不其然,出事了。”

秦絡微微有些詫異,原來是馮汝炳私下組織了一群間者,打入了項羌的內部。但是,馮汝炳畢竟是邊將,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必間者的規模,也不是很大吧。

柳長風倒是吃了一驚,聽到自己的上頭是馮汝炳將軍,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他用力的點點頭:“孫大叔,你放心,我一定會救出馮將軍的。”

還是秦絡比較理智,開口問道:“你打算怎麼救?”

“這個……”柳長風撓撓頭,“直接殺入敵營,救出馮將軍,隻要到大楚的地盤,就安全了。”

“押送俘虜的敵人肯定不會少,沒有一萬,也有幾千。你一個人想闖進去,在眾目睽睽之下劫走他們的重犯,你覺得可能嗎?”秦絡反問道。

“是啊。”鐵匠孫也說道,“而且,拓跋冽他們已經攻入武平關了,那麼武平已經是敵人的地盤。想必其他的州縣,也不再安全。我們把馮將軍藏在何處,都不妥。”

“那……我們怎麼辦?”柳長風問道。

“此事還得從長計議。”秦絡冷靜的說道,“我想個辦法,順利將馮將軍救出來。大家最近,先不要輕舉妄動了。”

“也好。”鐵匠孫相信秦絡的腦子和能力,他對柳長風說,“尤其是你,千萬不可意氣用事。你記住,你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保護秦絡。”

“我知道。”柳長風點頭道,“我不會給你們添亂的。”

秦絡又和兩位分析了一下局勢,現在武平關被破,拓跋冽肯定會直接攻入中原,先打墉州,而後很有可能過瀾河。會不會再一次發生滅國之患,誰也猜不到。

秦絡分析道:“拓跋冽兵力不足,應該不會攻打大楚國都。隻是他到底目的何在,我也猜不透了。”

“拓跋冽野心勃勃,誰知道他想要幹什麼。”柳長風說道,“可惜我們身處後方,什麼都做不了。”

“我猜測,朝廷會議和。”秦絡說道,“那些文臣一向膽小怕事,現在戰火燒到了內陸,他們在那裏有家產,肯定要自保求生。”

“議和議和,又是議和!”鐵匠孫憤怒道,“我們的皇帝,除了和談,還能想出別的辦法嗎。”

秦絡苦笑道:“就是因為想不出其他的辦法,才和談的啊。”

“哎。”鐵匠孫無語歎息,感覺這個國家快沒救了。

柳長風也是搖頭歎息,三個人一時都沉默了。國事艱難,僅憑一人之力,如何能挽救萬民於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