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天一早,一萬黃巾整裝待發,郝普告辭,自回零陵。陳龍跟在張寧身後,感覺就自己幾個人沒戴黃巾有點怪怪的,於是幹脆都頂了一頭黃巾做掩護,緊緊跟著張寧的車馬。
張寧出發前,發布了嚴格的行軍紀律,設置了紀律監察隊,要求所過鄉村,秋毫無犯。大軍繞城而走,沒有驚動任何朝廷軍馬和地方武裝,一路向常山郡下曲陽縣而去。
繞過钜鹿,行至新河縣附近時,紀律監察隊捆著一人,來到張寧馬車前。為首的隊長稟報道:“聖女,此人劫掠百姓糧食,遇到反抗,竟殺了一人,被我等查獲,還望聖女聖裁。”
張寧沒想到自己三令五申不許擾民,還是有人膽敢違抗軍令,不由柳眉倒豎道:“我要的是紀律嚴明的士兵,不是燒殺搶掠的匪徒。今日證據確鑿,你還有什麼話說?”
那人雙手被綁,仰著脖子嚎叫道:“聖女饒命!我等自跟隨天公將軍起義以來,都是以死相拚,誓死追隨,俺還救過不少兄弟的命!俺偶然腹中饑餓難忍,想要吃口飯食,不料誤殺平民。還望聖女恕罪!”
眾將聞言,紛紛替他說情,都道此人作戰勇猛,留著他戴罪立功。陳龍聽到喧鬧,見張寧氣的渾身顫抖,卻沒有理由解勸,隻好站在一旁觀看。張寧重紗中的臉色轉紅道:“我黃巾的兵員,全都是窮苦百姓,今天你所殺的,就是你自己的親人。”
說罷,拔出隨身的配劍,割開那人的繩索道:“我隻道我軍令一下,將士們都會遵照執行。既然你等都替此人求情,自古殺人償命,隻有我來承擔殺人的罪責。”說罷就要揮劍自盡,旁邊的陳龍趕緊攔住。
眾將見主將因為兵卒違反軍規,就要自盡,都紛紛跪下,發誓會約束手下士卒。張寧一劍割下自己一把青絲道:“今我重任在肩,暫以發代首。紀律監察隊何在!”
紀律監察隊的數十名兵丁轟然答道:“在!”
“帶上兩倍的糧食,將此人綁到那農戶家人麵前,梟首謝罪。我借你此頭,能讓百姓知道我黃巾是紀律嚴明的隊伍,也是老百姓自己的隊伍,你可服氣?”
那黃巾士卒見聖女削發代首,早哭拜於地,被紀律監察隊帶了下去。陳龍在旁邊微微點頭,張寧知道了紀律的重要性,河北的老百姓有福了。
張寧進了馬車,點手讓陳龍上來,隊伍繼續開拔。馬車之中,張寧默默靠在陳龍懷裏道:“龍郎,其實好多禍害百姓的事情,都是那些官軍做的,無奈都算在了黃巾的頭上。”
陳龍點頭道:“這就是戰爭的危害,最終倒黴的還是老百姓。你處理的很好,將來必會成為無敵統帥。”
張寧白了他一眼道:“我與龍郎,雖然身份不同,這救治天下的理想,卻是殊途同歸。”
陳龍聞言,忽然道:“別忘了,我說過,如果黃巾得了江北,我得了江南,就將江南送給你當聘禮。這不就是我們的理想嗎?”
張寧本來心情不好,聽陳龍如此說,不由展顏而笑,露出兩排貝齒,陳龍不由得輕吻了上去。馬車外麵是軍旅整齊雄壯的步伐聲,越顯得此刻馬車裏的小小空間,充滿了溫馨旖旎的氣息,一路向著常山郡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