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2 / 2)

幾人恍然大悟,同時道妙,為徹底消除隱患而歡欣鼓舞。隻有陳龍心中,勾連起一抹憂思,升起告別時何皇後若有所思的神態,和她臉上那一抹流連不去的愁緒,歎息一聲,也隻有默默將自己那抹憂思埋在深心裏。

小船在黑夜中悠悠起航,向著西麵逆流而上,速度極慢。向西是陳龍下的命令,目標正是天下雄城長安。一方麵陳龍不想走東線,被某些熟悉自己的東線將官看見;另一方麵,長安麵對廣袤無垠的雍涼二州,正是荀攸言下將來征伐西涼的必經之地。自己這個冒充的長安人,正好在回到零陵之前,考察一下這個偉大的城市,意淫中的故鄉。

長安與洛陽之間,有兩道天下雄關。一是偏洛陽側的函穀關,二是偏長安側的潼關。古來華夷之爭,不知在這兩道雄關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戰役,也不知拋下多少大好男兒的屍骨。東漢末年,潼關一地還未大興土木,隻有風陵渡口作為長安東北門戶,函穀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要塞。這裏是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晉文化的交彙地;是千百年烽煙際會、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塞,紫氣東來、雞鳴函關等曆史故事與傳說的起源地。

陳龍在小小船頭,一片煙波浩渺中遠望雄關要塞,興致突發吟道:“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旁邊的張寧對陳龍的出口成章,早已見怪不怪,聞言笑道:“好詩!”

陳龍俊臉一紅,想起這是後世領袖毛澤東的豪邁大氣之作,不可盜版,趕緊閉口不吟。隨即想起長安,問周不疑道:“如今的長安城主是誰?兵力分配如何?”

周不疑道:“長安乃雍涼首府,為帝都洛陽西麵門戶,永鎮朔方。現任長安太守種邵,字申甫,有守城兵馬五萬。”

一路無話,第三天中午,小船到達風陵渡。黃河自此改為南北向流淌,風陵渡剛好在黃河拐角,地理位置絕佳,環境優美。這裏是連接晉、陝、豫的交通要塞,跨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之界,黃河上最大的渡口。作為黃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過這裏,走入秦晉的。有詩讚曰:“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

下船之後,幾人雇了輛馬車,偽裝成探親的百姓,直奔正西的長安城。沿路觀賞風景,見一座大山攔路,山峰自然排列若花,正是聞名天下的西嶽華山。

陳龍興致忽起,帶幾人拾級而上,登上險峻高絕的華山東峰。華山極頂,放目四望,但見千峰逶迤,匍匐腳下;天地空闊,八方一色; 忽然一團白雲飄來,將眾人包裹,大有飄飄欲仙展翅淩雲飛騰之感。陳龍隻覺一股豪氣由腳底直貫頭頂,想起杜甫的詩句,大聲吟道:“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張寧也生出一股旅遊的愉悅感,歡笑道:“欲與天公試比高~”驚的陳龍下巴差點沒掉了,沒想到張寧雖未穿越,詩詞盜版技術倒是飛速提升。

歡呼雀躍之餘,陳龍不忘用光腦記錄沿路地理,以備將來的作戰。今後雍涼的作戰,恐怕隻能是騎兵對騎兵,否則連戈壁沙漠都無法越過,這糧草的運輸也是個大問題。西涼鐵騎,聞名天下,可不是朝廷那些孱弱的步兵可比。誰的馬快,誰的刀利,誰就能占得先機。

想到此,陳龍不禁問道:“元直,這長安城著名的馬市,不可錯過。”

周不疑點頭道:“屬下明白。馬市就在長安西郊的牧場邊,以羌馬和蒙古馬居多,聽說還有異域的汗血寶馬,屬下也盼望一觀。”

陳龍心中一動,想起呂布和關羽的坐騎赤兔馬,不由心下向往。連忙道:“下山!”

幾人緊趕慢趕,終於在夕陽下見到仿佛鑲了金邊的長安城牆一角。這天下的雄城,巍然屹立在酆河和渭河之濱,巨大的城門大開,仿佛在迎接陳龍這未來天下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