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此之前,如何能順利交接交州刺史的位置,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此事一個不好,就會在零陵的後院埋下一個定時炸彈,留下隱患。那士燮並非無名之輩,反倒是智勇雙全,頗得交州民心,如果他不肯服輸,想必也有一番大戰要打。
不幾日,船至襄陽城。襄陽位於荊州西北部,漢江平原腹地,因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漢水穿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的襄陽、樊城隔江相望。兩城曆史上都是軍事與商業重鎮,兵家必爭之地也。劉備三顧茅廬的名典,就發生在襄陽城附近,可惜現在的諸葛亮剛剛4歲,還是留著他在家學習吧。
大船緩緩繞城而過,漢水在這裏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幾”字形,最後停靠在襄陽城東南麵的餘家湖渡口。
時值正午,陳龍無意入城,讓呂常打馬直奔襄陽,喚劉賢來見。兩個時辰後,劉賢帶著幾個從人,在呂常帶領下,到大船中見到了陳龍。
數月未見,劉賢略顯富態,白袍錦衣,十分精神。兄弟相見,自有一番熱情,陳龍引張寧來見,劉賢恭恭敬敬叫了聲大嫂。
陳龍問起襄陽情況,劉賢先說劉表道:“劉表上任,卻是一波三折。荊州刺史徐璆獲罪之後,當地軍閥王叡自領荊州刺史,與南陽太守張谘隔江呼應,各據重兵,朝廷無可奈何,或聽之任之。由於江南宗賊甚盛,袁術袁公路屯兵於魯陽,手下擁有南陽眾將,似有侵伐荊州之意。吳人蘇代自號為長沙太守,韓玄征伐不利,貝羽自號為華容縣長,各據民兵攔江稱霸,導致劉表無法直接上任,隻得匿名獨身赴荊州。按照大哥指示,我一直嚴密監控蔡瑁府外圍,果然發現有人與蔡瑁暗通書信,正在查證是否是劉表。”
陳龍聞聽,點頭道:“劉表到荊州上任,尚且如此艱難。我欲到交州上任,就更加困難。你繼續監視蔡瑁府邸,如有發現,遣使到零陵來報。尋找龐家、馬家、蒯家人才的事情如何?”
劉賢道:“此事甚是順利,正要和大哥好好彙報。”
陳龍聽到順利兩個字,愉快的嘿嘿傻笑起來,他現在最想聽的就是某個三國名士又來到自己羽翼之下。劉賢繼續道:“先說襄陽宜城馬家。馬家乃世代書香,老大馬玄馬伯常、老二馬康馬仲常和老三馬津馬叔常均是襄陽名士,因王叡不尊漢統,都閉門不仕。吾此去將大哥的德行一番演講,馬氏宗族組長大悅,同意讓馬玄和馬康都到零陵出仕。叔常年紀尚小,故繼續留在宗族中學習,以待將來。”
陳龍大喜道:“甚好。”卻無法說出馬家後麵的兩個常,才是自己最想要的,因為馬良和馬謖還沒有形成胚胎。
劉賢繼續道:“襄陽龐家,族長龐德公乃天下名士,因朝廷昏暗,黨錮之爭退隱。龐德公聞我之名,本避而不見,後打聽到他與沔南名士黃承彥最是投契,遂通過黃承彥見到了龐德公。那龐德公似乎擅於扶乩占卜之術,連續幾天讓我講解您的年齡、政策、理想後,終於同意其子龐山民到零陵出仕。”
陳龍喜極,得意忘形問道:“他的宗族裏可有一個叫龐統的孩子?”
劉賢愕然道:“這個委實不知。大哥是怎麼聽說這個孩子的?”
陳龍哈哈笑道:“無關無關。有了龐山民,算是得了龐德公的信任,此事辦的甚是妥當。”
劉賢早知陳龍有些未卜先知,也不追究,繼續道:“最困難的是中廬蒯家,蒯家有兩個名士,分別是蒯良蒯子柔和他的弟弟蒯越蒯異度,為人都是深中足智,多謀善斷。然我多次遞上您的名次,蒯家都是閉門不見,我還在想辦法。”
陳龍笑道:“既然如此,也不必強求,咱們重點就放在龐家。”心想有了龐德公和黃承彥,何愁將來鳳雛和臥龍不是自己的軍師?還要你蒯家的兩條蟲做甚。
想到這裏對劉賢道:“三弟,你不必回襄陽,隨我同回零陵。我欲重整部隊建製,你正好參與。等部隊整編完畢,再回零陵。”劉賢忙回城裏,略作布置,趕回大船。剛好陳龍的大船補充完食水,於是再次啟航。又過了幾天,過夏口而不入,直接轉入湘水,路過巴陵,回到了熟悉的荊州魚米之鄉,再次經過洞庭湖。
大船在當夜靠在長沙,再次補充食水。陳龍想念起黃忠,對劉賢道:“三弟,咱們去看看黃忠如何?”劉賢道:“自從韓玄與蘇代開打,漢升就上了前線。此時不知道在哪裏紮營呢。”
陳龍長歎一聲,心道漢升啊,隻願你一切安好,這亂世你還看不清嗎?希望你能早日來幫我統兵,我願為你組建第三軍團。
時光如梭,又過了幾日,大船離零陵已是近在咫尺。人都說近鄉情怯,陳龍想起當日在清源村水簾洞小湖邊,看到桃花的一身白衣時的心情激蕩,心中對愛妻桃花,湧起無比深沉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