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術(2 / 2)

“我憑著斷臂居然脫身,竟然絲毫不感覺疼痛,也顧不上鮮血噴灑,隻知憑借畢生所學,直向董卓後堂殺去。混亂中竟真的被我逃出生天,黑夜中暈迷在洛陽街巷深處。直到從暈迷中醒來,才知被文和兄長所救。”賈文和微笑道:“我當時剛好在洛陽,還好董卓沒有全城搜捕,隻是找了個替罪羊,殺一儆百。不過文龍知道德瑜的名號,似乎對此事知之甚詳,著實讓我費解,難道你是神仙?”

陳龍笑道:“就算我就是神仙,也沒見文和兄哭著喊著跟我啊。”對伍孚拱手道:“大漢忠臣說伍孚,衝天豪氣世間無。朝堂殺賊名猶在,萬古堪稱大丈夫。伍校尉是真丈夫啊。”瞥眼見伍孚右肋下係著一柄連鞘的長劍,忽然醒覺伍孚應該練了一手左手劍。

伍孚從回憶中醒來,隨著賈詡等人走到藏書閣前。賈詡打開閣門上的鐵鎖,比了個請的手勢。

閣內隻有寥寥幾張桌椅,四周全是一卷一卷的竹簡藏書,賈詡道:“這裏隻有竹簡和清水,就不請文龍喝茶了。難得你我相遇,我這裏有一卷圖書,甚是得來不易,就送給文龍做個見麵禮。”

說著從身邊書架隨手拿起一冊竹簡,扔在桌上。陳龍鄭重拿起來,舉目看時,隻見封麵上寫著五個篆字《太平清領書》。

陳龍心中,湧起滔天巨浪。這本當世稱為奇書的太平清領書,又名《太平經》,或者《太平要術》,而在這本書失蹤之前,應該在張角的手裏才對,這次出現在宛城十裏廟的藏書閣,不知賈詡是怎麼得到的。

《三國演義》所說的《太平要術》,傳說中的巨鹿郡起義首領張角入山采藥,遇“南華老仙”,授之《太平要術》,遂開始“散施符水”念咒治病,還能“呼風喚雨”,自稱“太平道人”,“大賢良師”,創太平道,又名“黃老道”,信徒發展為數十萬人。利用東漢讖緯盛行的社會風氣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之言,與此同時還有益州五鬥米道張修也率眾起義。

正史中的《太平要術》,係東漢黃老道重要經典。原書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大部分散失在曆史的煙塵裏。此經假托神人或稱天師與六方真人問答,演說黃老道教義和方術。其內容十分龐雜,大抵以奉天法道,順應陰陽五行為宗旨,廣述治世之道,倫理之則,以及長壽成仙、治病養生、通神占驗之術。其說雖受漢代讖緯神學影響,宣揚災異祥瑞,善惡報應觀念,“多巫覡雜語”,但亦自成體係,以順天地之法,治政修身,達於天下太平為主旨。有代表下層民眾反對統治者恃強淩弱,主張自食其力,周窮救急的思想。故為張角等早期黃老道領袖所利用,組織發動農民起義。後來起義失敗,張角被殺後,《太平要術》也不知所向。後世道教各派教義,亦受此書影響。

陳龍將竹簡合攏,揣入懷中,賈詡神色平靜道:“嚐聞南鄉候理念是天下太平,百姓樂業,這本書就交給南鄉候了。”

陳龍知道這本書更像是個象征,就像袁術手中的玉璽一樣燙手。正要告辭離去,那伍孚忽然靠近問道:“文龍,聽說你同意保留皇權象征,可否親口證實?”

陳龍想起自己對陳寔的承諾,點頭道:“保留皇權象征,但權力收歸政治協商會議所有。”伍孚聽明白了前半句,深深盯著陳龍道:“文龍,希望你不要成為第二個董卓。”臨別之際,賈詡又道:“千萬別小看張繡的狂沙烈火槍。”

離開十裏廟回城,陳龍心情沉重,賈詡和伍孚的組合,天下不知還有多少對,讓這些人都信任他陳龍的理想,還是任重而道遠。

直到見到童飛飛,陳龍的心情才好起來,卻不見鄒氏。童飛飛道:“鄒大姐被張繡親自召回了,說是決戰前鄒氏需要閉門靜養。”

陳龍又多了一層擔心,鄒氏被收為人質,難說禍福吉凶。為今之計,隻有拋開一切雜念,贏下兩日後的超級決戰。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