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黃雀在後(2 / 2)

公孫度,字升濟,遼東襄平人。很小的時候,公孫度隨父親公孫延,逃官到了玄菟郡,後來公孫度做了郡吏。當時玄菟太守公孫琙的兒子公孫豹年方十八,但卻不幸夭折了。公孫度少時也叫公孫豹,又與公孫琙的兒子年齡相仿,公孫琙一見到他,就很喜愛他,出錢送他去習文練武,並為他娶了妻。當時,朝廷下詔推舉有道之士,公孫度與東郡謝弼、東海陳敦一起被舉薦擔任尚書郎,後來又升任為冀州刺史。但年紀太輕,因謠言被罷免。後來,公孫度的同鄉徐榮做了董卓手下的中郎將,他推薦公孫度做了遼東太守。

因公孫度是從玄菟郡的小官吏發跡的,所以遼東郡的人都很瞧不起他。在這之前,遼東屬國的公孫昭為鎮守襄平的縣令,他讓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擔任伍長。公孫度一上任,就將公孫昭抓了起來,在襄平市中將其鞭打而死。郡中豪門望族如田韶等家,隻因在平時的來往上對公孫度沒有什麼恩惠,就都被他找借口殺了,被他如此誅滅的豪族有一百多家,郡中人個個驚恐萬狀。公孫度用暴力施威於內,很不得人心。

對外,他則雄張海東、威服外夷,夫餘國王尉仇台更是主動成為遼東的附屬,而公孫度也因為夫餘在當時強盛的高句麗和鮮卑之間,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尉仇台。在公孫度擴張海東期間,高句麗王伯固畏懼公孫度的威名,在公孫度討伐富山賊時亦派遣大加(高句麗官名)優居、主簿然人等相助。之後公孫度更是東征高句麗,西征烏丸,威震海外。當時中原大亂,中原人士多避難於遼東,其中亦有管寧、邴原、王烈、太史慈等知名人物。

初平元年,公孫度得知中原一帶正處於動亂之中,便對他親信部下柳毅、陽儀說:“漢皇室將要覆滅,我到了與各位商量圖謀王位的時候了。”於是眾屬下都開始尋找自立的由頭。

當時襄平縣延裏祀社神的地方長了一塊大石頭,長一丈多,下麵有三塊小石頭做它的鼎足。有人對公孫度說:“這塊石頭的形狀與漢宣帝的皇冠相似,它所在的延裏,又與你父親的名字相同。社是祀土地神的地方,表明您應該擁有天下的土地,而有三公作為輔佐。”公孫度不由大喜。

原河內太守李敏,在郡中知名度很高,公孫度想要強行征辟他,但他又不喜歡公孫度的所作所為,惟恐公孫度加害自己,於是帶領全家遷居到了一處海島。公孫度得知後,大為惱怒,掘開李敏父親的墳,打開棺材焚燒屍體,又誅滅了李氏宗族。他分遼東郡為遼西和中遼兩郡,分設太守之職,渡海收取東萊各縣,設營州刺史;自封為遼東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孫延為建義侯。為漢朝的兩位祖先立廟宇,按照古製在襄平城南設壇,在郊外祭祀天地,親耕藉田,治理軍隊,出行時坐著皇帝才能坐的鑾駕,帽子上懸垂著九條玉串,以頭戴旄帽的騎兵為羽林軍。後來,曹操征召公孫度做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公孫度說:“我在遼東稱王,要永寧幹什麼啊!”視自己為遼東的土皇帝,根本不受分封。

名士管寧聽說遼東太守公孫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與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遼東。公孫度空出館舍等候他們。管寧拜見公孫度,見他殘暴不仁,隻談儒家經典而不語世事,之後,管寧隨即就居住在山穀中。

名士邴原避居遼東,與同郡的劉政都具有勇略。公孫度忌憚劉政,於是收捕劉政家人,劉政逃跑。公孫度發布公告給各縣說:“敢藏匿劉政的,與劉政同罪。”劉政走投無路,投靠邴原。邴原將劉政藏匿了一個多月,當時東萊人太史慈準備回家,邴原把劉政托付給他。然後去向公孫度說:“將軍之前要殺劉政,是因為擔心他會成為您的禍害,現在劉政已經逃跑了,您的禍害不就不存在了嗎?”

公孫度說:“你說的不錯。”邴原又說:“您忌憚劉政,是因為他有智謀。現在劉政已經被免職了,他的智謀無用武之地,您何必再拘捕他呢?不如赦免他吧,以此來平息眾怒。”公孫度聽從了他的勸告,邴原這才出錢送劉政回到老家。而邴原本人也受到了公孫度的厚待,但是在中原安寧,邴原想回中原之時卻也遭到了公孫度的禁足。

名士王烈避亂遼東,公孫度以兄弟之禮相待,向他谘詢政事,後來更想讓他擔任長史,而王烈以自己是個商人為由拒絕了任命。

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生的身材高大,麵如滿月,武藝精熟,也是一員悍將。遼東公孫世家,隻待公孫止來到,引出一串北方群雄絞殺逐鹿的好戲。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