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位皇叔(1 / 2)

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位皇叔

衣服破,尚可補,手足斷,安可續?------------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劉備語)》

話說關羽身中三箭,雖奮力迎敵,但因失血過多暈倒。齊周手下士兵螞蟻般聚過去,小心翼翼先奪下關二爺手中的青龍偃月刀,關二爺這才轟然而倒。

陳龍一直藏身樹頂,密切關注著樹林外的戰局。不遠的樹梢上,還有呂常和十幾名最擅於隱蹤匿跡的特戰隊員,今次的目標本是暗中消滅劉備,沒想到關羽遭遇生死危機,陳龍當然不能袖手不管,於是親自現身,從齊周的步兵手中將關二爺救走。

而呂常他們的使命並沒有改變,主公雖然離去,但來之前對於突發情況,整個團隊已經有了應急的預案。

呂常隱藏在樹冠頂端,親眼看著粗壯威武的蹋頓從密林中鑽出,又帶著軍隊剿滅劉備部隊殘餘,最後消失在道路盡頭。呂常見四周安靜下來,迅速發出一聲梟鳥的啼鳴,幾十名隊員紛紛從藏身的地方鑽出,深入密林,向著紅山方向而去。

再說皇叔劉備劉玄德,被繩捆鎖綁,帶上了一架黑布簾密封的馬車,隨軍繼續向北撤退。一路倒也沒受什麼苦楚,每日小兵送些吃喝給他,隻是從不與他交談。

就這樣過了五六日,前方似乎發生了激戰,從馬車裏聽過去,隻聽得號角連連、鼓聲喧天,大兵的呼喝聲、喊殺聲響徹雲天。劉備在黑暗的馬車中,睜著驚恐的大眼,也不知勝敗如何,自己會否命喪於此。可惜睜目如盲,心中無比懷念二弟和三弟。想不到自己想通過戰鬥,來獲得龍珠的讚譽和龍周的好感,以便打開自己始終不明朗的爭霸前景,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身陷囹圄,與兩個弟弟失散,連自己僅有的一點點本錢也輸光了。

劉備不知道的是,若不是他被丘力居所擒,說不定已經死於陳龍的鋸齒匕首之下。就算陳龍不願殺滅三國梟雄,恐怕也會想辦法讓劉備遠離中原這場紛爭,以減少統一進程中最大的變數。陳龍的如意算盤,當然是讓大耳賊就此消失,奪得關張的支持爭霸天下。

劉虞此刻,正領軍在紅山郊野與公孫康、公孫模和張敞的遼東兵作戰。遼東兵自從出了襄平郡,趁紅山空虛,對周邊的幾個市鎮發起猛攻,劉虞剩下的守軍兵力不足,幾乎全部淪陷。

公孫康乃是遼東太守公孫度長子、車騎將軍公孫恭之兄。在遼東是說一不二的人物,身材雄壯,力大無窮,手使一柄長柄宣花大斧,有萬夫不當之勇。更難得的是他是一個有頭腦的將軍,並非純靠蠻力,自小熟讀兵書戰策,對布陣用謀都有涉獵。雖然還很年輕,但公孫度已經放手讓他曆練,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諸國,無不知道他的威名。

公孫模和張敞在遼東也非無名之輩,更有謀臣陽儀出謀劃策,意欲一舉攻克紅山。而紅山城內,還有一個危險的臥底公孫紀,隨時可能獻城投降,劉虞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境況如此危險。

陽儀乃是公孫度的親信,也是公孫度最信任的軍師,此次特意派給大兒子,輔佐他征戰遼西。公孫度曾向陽儀商討自立為王,可見對他有多信任。 正史中,東漢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公孫度經同鄉徐榮推薦,被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公孫度到任後,聽從陽儀建議,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從此羽翼漸豐。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一九零年),中原地區董卓亂起,各地軍閥無暇東顧,公孫度趁機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

公孫度再次聽從陽儀建議,繼而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向南取山東半島,開疆擴土;又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儼然以遼東王自居。同時,由於公孫度的銳意進取和苦心經營,使遼東地區在漢末三國的戰亂年代,獲得了暫時的安寧,推動了當地生產技術和社會文化的發展,陽儀都是功不可沒。

公孫紀此刻在紅山城內,不知道郊野外的大戰結果如何,可謂如坐針氈,不斷派人打探。公孫康兵將實力不俗,但人數較少,被蹋頓的騎兵衝擊,還是被鑿穿了一個通道,劉虞的步兵和輜重部隊順著通道,包括劉備被囚的馬車在內,全部進了紅山城。

劉虞命手下死守,城門緊閉,吊橋高舉,城頭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兵丁。公孫康見守衛森嚴,也並不急於進攻,讓公孫模和張敞每日在城下罵戰、搦戰,與城內的蹋頓等人單挑了幾場,互有勝敗,自己卻帶人在周邊搶掠,劉虞紅山地區的百姓紛紛逃竄,整個地區為之一空,給城內的物資供應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公孫康這一招釜底抽薪,讓劉虞頗為頭疼,有無力出兵保護,漸漸有了出走紅山,到更北麵的烏桓境內過渡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