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自然洋洋灑灑,將自認為最適合中國社會的理念盡數傾倒,聽的胡昭目瞪口呆,又新鮮無比,早已如同槁木的心裏居然生出一股拯救萬民於倒懸的責任感。
草廬談話之後,胡昭和陳龍已經有了共識。胡昭最後問道:“然則陳龍到此,又需要我做什麼事?盡管說來聽聽。”
陳龍又將中原戰略說了一遍,將想請胡昭和張臶出山,說服陳宮合作的想法仔細說了。胡昭聽說陳龍的主要目標是先消滅曹操,心中暗想,難道這個曹操就是張臶說的白虎?
胡昭從後院拉出一頭小驢,打開柴扉,翻身上了驢,領著眾人去山的另一麵的村裏尋找張臶。村民這時都知道有陌生人進村,紛紛過來觀瞧,陳龍微笑拱手示意,孩子們圍在馬後歡送,居然熱熱鬧鬧出了村向東北而去。
出村後一條羊腸小道,直上群山深處。胡昭有言,張臶存身之處,是群山深處的紅豆峽,乃龍泉峽的一條支峽,位於龍泉峽西南口、紫團山東北麓。紅豆峽原名洪底峽,因峽內生長著紅豆杉,故改名為紅豆峽。從峽穀外麵看,紅豆峽與其他峽穀沒有什麼兩樣,進入裏麵,才感覺到這才是真正的大峽穀,直立起來幾百米高的山峰直插雲霄,巍峨陡峭,山底每條小路上,都有潺潺的泉水相伴,各種奇花珍木,齊放異彩,鳥語花香,沁人心脾,越走視野越開闊,隻見群山連綿起伏,層林疊翠,群山、天空、湖水、樹木鱗次櫛比,湖水倒映著藍天,森林覆蓋著群山,就是一幅美麗迷人的山水畫。眾人越走越是精神,沉浸在這如畫般的美景中,仿佛走進了讓人忘憂的桃花源。
期間偶有農家小院,一股股微風吹來,伴隨著新鮮空氣和樹葉的簌簌作響,令人十分愜意。然山路險阻,十分難行,大山深處,畢竟與域外道路不同,戰馬和叫驢都行走的十分艱難,勉強向著峽穀深處挪移。曹孟德《苦寒行》中歎道:“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溪穀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頸長歎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東山》詩,悠悠令我哀。
就這樣走到傍晚,忽然一處林溪幽靜,道路平坦,極目望去,見叢林中炊煙嫋嫋,隱隱露出幾座茅屋。陳龍麵對這隻有一絲煙火氣的地方,不禁暗暗升起歉意,若非為了百姓,真不該打擾了神仙清靜。
夕陽就要西下,陳龍命打起火把,終於來到一間普普通通的茅屋麵前。正要叩打柴扉,胡昭忽然拉住陳龍臂膀搖搖頭,陳龍不解何意,茫然望向胡昭時,忽然耳邊仙翁一聲響起,古琴的氤氳音韻已在耳邊回蕩,趕緊示意眾人噤聲。
古琴的聲音委婉纏綿而起,回旋往複纏綿,令人聞之心痛;忽而又響亮歡快,令人聞之忽喜,忽而又平和沉穩如吟哦,絲毫沒有鋒芒畢露,那種細膩含蓄的,不動聲色地控製著人心輕重緩急。自古能與古琴相和的惟有簫,隻有簫的幽怨迷離能和琴的古雅通脫糅成林下之風,超脫現實之境,令人忘憂迷情。
小院中傳來的聲音是讓人迷戀,輕靈清越夾雜著沉著渾厚,按音的或舒緩或激越或寧重,令人覺得餘韻嫋嫋,且實且虛,繚繞而去,仿佛中國畫中的那種水墨煙雲,綿綿不斷,意境遙遠至精神深處。一曲既終,思緒如同一縷似斷似續的煙,想要連在一起卻已不能,直到萬籟俱寂,四野無聲。
眾人都陶醉在琴聲中,陳龍等待良久,看天色見黑,不見再有清音,不禁在夜色中吟詠道:“對酒彈古琴,弦中發新音。新音不可辨,十指幽怨深。花顏不自保,四時如車輪。不知今夜月,曾照幾時人。露滴芙蓉香,香銷心亦死。良時無可留,殘紅謝池水。”
剛剛吟畢,空氣中傳來仙翁一聲撫琴之音,一把清越又充滿感性的聲音說道:“好詩!朋友既然懂我琴中意境,當是有緣人。還請入院奉茶。”
院中傳來推琴的聲音,之後是輕輕慢慢的腳步聲,須臾院門洞開,一襲白衣的身影,從兩扇柴門中緩步而出。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