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關羽不費一兵一卒,將淳於瓊收歸帳下,令手下整理部隊,與淳於瓊、郭圖兩人聯袂到鄴城拜見龍珠。自此鄴城東南一線平定,鄴城濮陽間道路暢通,兩日後,郭嘉也到了,陳龍、周不疑與他相見,自有一番喜悅不提。郭嘉就以本來麵目出現,自此諸侯間紛紛猜測,原來陳龍已經派了旗下首席軍師前來,看來青龍軍的手已經正式染指中原。諸侯間害怕陳龍勢大,又是一番合縱連橫,暗裏風雲湧動不提。
陳龍安撫了郭圖和淳於瓊,安排他們在郊外與關羽一起整軍。此次冀州降兵眾多,正好安排淳於瓊與眭元進等降將幫助關羽重新整編。整軍之後,陳龍自有師團長的位置給他們,前提是一起滅了袁紹。
十日之後,鄴城安定下來,陳龍立刻整軍,命郭嘉守衛鄴城,太史慈、周不疑等領黑山軍五萬人進攻壺關取袁尚。傅彤在牛頭峽紮營,嚴防袁尚從此處逃亡邯鄲。大軍不日,已抵達壺關之下。
壺關因地形而得名。據《水經注》:“漳水又東北逕壺關縣故城西,又屈逕其城北。故黎國也,有黎亭。縣有壺口關,故曰壺關矣。”漢皇劉邦元年,始置壺關縣,屬上黨郡,因古壺關口山形似壺,且在此置關,古名壺關。壺關地勢險要,東高西低,周邊道路不通,風景卻是絕美,乃是並州與冀州間的重要通道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太行山脈大峽穀由此延伸開去,將兩州之間隔絕。
袁尚上次遇襲,多虧顏良一夫當關,亡命逃回壺關死守,不兩日傳來鄴城被火藥炸門城破的消息,袁尚聞風喪膽,怕路上再次遇襲,不敢由牛頭峽回邯鄲,竟不聽手下迅速逃命回邯鄲的建議,決定死守壺關。顏良雖回歸帳下,卻整日心事重重,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上下如同待宰羔羊,果然等來了龍珠親自領兵、兵臨城下的消息。
袁尚假裝鎮定,仗著壺關易守難攻,關內糧草充足,對眾將說道:“諸位,形勢雖然緊迫,但我父親在邯鄲坐穩之後,必然會發兵救我,打通牛頭峽穀。今日,顏將軍可領人出關,與龍珠小鬥一番,若不利即回。”顏良悶悶不樂,領兵去了。
壺關外一片略微平坦的碎石地麵,黑山軍與袁尚軍兩陣對圓。顏良出馬,見對麵正是龍珠,不由心中一虛,隻聽陳龍隔老遠大喝道:“顏將軍,大丈夫怎可言而無信?說好若是我三日內破城就投降,你還有臉提著兵來和我對陣?”
顏良滿麵羞慚,提刀就走,手下不明所以,隻好退軍。城上觀戰的袁尚大怒,直接把顏良招上城牆問道:“顏將軍,何故不戰而退?”顏良一言不發,袁尚愈加憤怒,狐疑的看著顏良,忽然喝道:“來人,顏良欲反,將他拿下再問!”
顏良任憑繩捆索綁,隻是一言不發。其實他心裏本對叛袁多有心理障礙,如今被袁尚羞辱,卻將他的心理障礙打破,似乎自己有了投降的借口和理由,此間的心理活動十分微妙,總歸是顏良已經有了投降的心,隻是需要什麼樣的借口和過程罷了。
袁尚命人將顏良押下大牢嚴加看管,目光巡視了一圈手下這些將令,問道:“顏良心存不軌,已經被收押。爾等誰願出戰,為我分憂?”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