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一棵樹能活多久(2 / 2)

如果她不知道,就算是打死也招不出什麼,也就不會威脅到她丈夫的安危了。

“玉芬,滬市的工作我辭了,我打算近日去江城。”

“那什麼時候再回來呢?”李玉芬愣了愣。

“這個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現在時局太亂了。”

李玉芬又愣了許久,才道:“男人是應該誌在四方,留在家中隻會蹉跎你的意誌。中流,給咱們的孩子起個名字吧。”

“好。”石中流皺眉苦思,忽然他想起自己最喜愛的一首詩,遂念道:“玉漏斯須即達晨,四時吹轉任風輪。寒燈短燼方燒臘,畫角殘聲已報春。 明日便為經歲客,昨朝猶是少年人。 新正定數隨年減,浮世惟應百遍新。玉芬,如果生女孩就叫石玉漏,是男孩就叫石惟應。”

這是唐朝詩人方幹的一首詩,方幹因偶得佳句,歡喜雀躍,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方幹擅長律詩,他的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石中流中學時便熟讀他的詩篇。

“石玉漏,石惟應,這兩個名字真好聽。”李玉芬咀嚼著這兩個名字。

“以後我們要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孩,一個男孩。”

石母在門前偷聽,她早就做好了飯菜,但不想打擾到兒子和媳婦說話一直隱忍著。“中流,玉芬,出來吃飯,別等飯菜涼了。”

客廳餐桌上擺放著幾碟素菜,這個時局普通人家也吃不起魚肉。

石中流的碗中夾滿了菜,但他又將菜分別夾到李玉芬和石母碗中,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女人,也是最擔心的兩個女人,還是對他最好的兩個女人。

吃完飯,石母攆兩個年輕人出去散步,石中流扶著李玉芬的腰,兩人坐在古琴路口的銀杏樹下。這株銀杏樹有幾百年的樹齡,傳說每到深夜時銀杏樹就會化為人形,在古琴路的街道上閑逛。如果凡人遇到它,向它祈求願望,它便會幫人實現。

滿樹青翠的銀杏葉在風裏發出嗚嗚的響聲,灑下一片濃蔭,李玉芬轉過身看著粗壯的銀杏樹樁,笑道:“中流,你說一棵樹能活多久?”

“如果有陽光,有雨水,沒有人砍伐,一棵樹可以活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爛。”

李玉芬歎息一聲,道:“一百年後銀杏樹還在,但我們已經不在了,我真的好希望自己可以變成一棵樹,我不是怕死,而是希望能夠永遠地想著你,念著你,像這株銀杏樹一樣,日日夜夜守在古琴路口,等待你回來。當你出現在這個路口,那樹葉發出的響聲,就是我向你發出的呼喊。”

石中流凝視著近在咫尺的妻子,這番話讓他感動,他想說些什麼,但感覺那些話都很蒼白無力。想了想,他從口袋裏摸出一把小刀,在樹樁上刻下八個字,然後又留下了時間。

“情比金堅,至死不渝。1927年4月17日。”李玉芬念道。

“一百年後即使我們化為煙灰,但我對你的情義就如同這銀杏樹上刻的字,經曆世事變幻而永不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