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經營北京(1 / 2)

工部尚書李慶也說:“現在為了北京營建,天下物資都向北京集中,這天下的物資都是從百姓手中而來,百姓已經供不起這麼多年的花銷了,而且還不知道要多少時間才算建完。”

範小見說:“我秘書倒是有主意。”

朱棣一皺眉:“你秘書是誰?什麼是秘書?”

範小見說:“秘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說的話。”

朱棣問:“那你說說什麼話?”

範小見說:“解決遷都問題需要注意三個方麵,第一杜絕貪腐改善民生,第二合理規劃提高效率,第三分期建設節省民力。”

刑部尚書吳中說:“杜絕貪腐和改善民生和北京營建有什麼關係?難道你知道誰貪汙了?你把他指出來我掐死他。”

範小見說:“本來朝廷要蓋一個房子需要一百根木頭,層層到了執行官員那裏,就成了三百根木頭,如果遇到官報私仇的,可能要加到五百根,這樣老百姓怎麼受得了,本來營造北京城的物資夠了,但是中間被層層辦事的官吏吃掉了。

這樣民生疲敝,北京的房子又蓋不好,速度更是大打折扣。如果中間官吏真正負責,可能北京十年就營建好了,不用等到現在了。

而且物資征集渠道,恐怕大部分落到窮人頭上,應該要富人多承擔一些,或者至少是正常承擔,你現在征集物資,富人賄賂官府不交,需要征集的物資都轉嫁到窮人頭上。

窮人本來就沒東西,現在除了自己該交的一份,再給富人交,但是他沒錢怎麼辦?隻好賣房賣地,最後房子地都沒了怎麼辦?隻能賣兒賣女,兒女都賣了怎麼辦?隻有等著餓死,到最後,真正造反的都是窮人,他都快餓死了,不造反怎麼辦?”

朱棣點點頭。

工部尚書李慶說:“合理規劃提高效率,怎麼說?”

範小見說:“現在征集天下物資,有好多地方打著這個幌子,為了升官發財,有的讓當地交,沒有的也讓當地交,事情辦好了,他得到上司賞識,升官拍屁股走了,讓當地百姓苦上好幾代,做事要根據當地的情況,不能求政績。”

朱棣點點頭,說:“李慶,這個事情你去辦。”

李慶說:“臣領旨,臣讓人重新統計下所需物料,再統計物料出處,大宗物料自有出處,小宗物料可能弊端更多,臣令人根據實際情況統一安排調撥。

不允許官吏為了政績不顧當地實際情況,強行向民間索取,這個弊端便可以避免了,雖然這樣會花費調查時間,耽誤工程進度,但是卻可以愛惜民力。

至於放慢建設步伐分出輕重緩急,這個也容易。

陛下,臣請按照範學士所言,詳細規劃下,以免傷及陛下愛民之心。”

朱棣說:“準!範小見,你還有什麼提議?”

範小見說:“臣請引進民間資本介入北京營建。”

朱棣說:“你說什麼?民間資本?”

範小見說:“陛下可號召天下富商參與北京營建,免費為陛下營建都城。”

朱棣說:“那天下的富商都是傻子嗎?對了,你會不會帶頭?”

範小見說:“臣雖然帶頭,但是不是以傻子身份。”

朱棣點點頭:“那你說。”

範小見說:“陛下將都城遷往北京,未曾向民間公示,所以民間隻考慮勞師動眾,擔心自己被抓去做勞役,房梁被拆了做物資,並沒有想到此事的好處。”

朱棣說:“這裏麵對民間還有什麼好處?”

範小見說:“陛下,北京一旦建成,裏麵房子必定升值,尤其是好的地段,適合做生意的地段一定升值,現在好的地段都被權貴安排,如果是誰花錢誰有好地段,那麼就會增加收入了,一個新的北京城建起來,得有多少好地段?”

朱棣說:“大家都擔心在北京有兵亂,誰肯去北京買房子?”

範小見說:“陛下既然強迫天下富商前往北京居住,他們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那去了之後就會有一個居住位置的問題,如果讓富商可以在朝廷使用位置之外可以挑選位置,這些富商一定會想辦法挑選好的位置,那麼誰挑選好的位置,誰出銀子幫助建城也就是了,這樣就多了一項建城的收入。權貴想要,也花錢就是了,這樣財政收入就不至於太緊張,而且普通百姓的生活並不受影響,反正好地方百姓也搶不到。”

朱棣對工部尚書李慶說:“好,你記住,好好合計下這個事情,務必要給朕再多出一項銀子來。”

李慶說:“是。”

朝中大臣心中都暗暗罵範小見,心說到了北京連好地方都沒了,你這王八蛋不缺錢,我們這靠工資吃飯的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