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找回優質健康的睡眠
我們的一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睡眠上,但我們對睡眠了解可能並不多。其實,睡眠問題已成為許多現代人共同的困擾之一,且使我們的身體與精神都受到巨大傷害。如果我們整天都處在疲勞狀態下,生活品質將大大下降。研究發現,失眠者血液中對抗感染的白血球細胞數量會明顯減少,造成免疫能力的下降;如果長期睡不好,患精神疾病、中風、心髒病、高血壓的機率都會增加。
睡不好可以說是許多現代人最常見的困擾之一,身受其苦者,往往造成心理與生理方麵的困擾。有人因此而以酒精或安眠藥等來助眠,結果問題不見得解決,反而還可能導致新的問題出現。
研究發現,規律的運動可以促進體能增強,減少各類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除此之外,許多研究結果也都指出,規律的運動可有效改善睡眠質量。這是因為,運動會影響人體內多種激素的產生,比如內啡肽,內啡肽是一種比嗎啡還強的鎮靜物質,它可以產生催眠作用。而且,運動還能增加體溫。如果能在睡前做一些如快速散步之類的輕微運動,可以提高中樞神經係統的核心溫度,促進人體體溫升高,從而使身體進入困倦狀態,就好像剛剛洗完熱水澡一樣。停止運動以後,在睡前再洗個熱水澡,人就很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另外,運動還能適當增加體適能(體適能指身體適應某種環境的能力,包括心肺能力、力量能力、柔韌能力),提升耗氧量及減輕壓力,使得人體白天所累積的緊張情緒消除,降低沮喪與焦慮,放鬆身體並讓心理平靜,從而提高睡眠質量,讓您輕鬆睡個好覺。研究也發現,不管任何年紀,隻要有運動習慣的人,均會睡得比較好。
從事規律運動者的睡眠質量一般都較好。但是,睡眠的改善也並不是立即見效的,也許要在開始運動一周或兩周後才會顯現出來。有調查發現,沒有運動習慣且沒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16周中,每周4次、每次30~40分鍾的低衝擊有氧運動及快走(約最大心率的60%至75%)運動後,每天比以前多睡1小時,且睡眠潛伏期時間隻有以前的一半。
對健康的成年人來說,一般規律性的耐力運動,如走路、遊泳或騎腳踏車等,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鍾,是比較常見的改善睡眠質量的運動處方。
而對於老年人來說,遊泳、散步、騎自行車等,都是保持身體靈活和增強身體耗氧能力的好方法。
即使運動能有效改善睡眠,但也要逐步鍛煉,不可操之過急,運動過度。一旦出現氣喘或感到肌肉乏力就要停止。運動前要做幾分鍾準備活動,運動後逐漸放鬆。還可以做些輕柔的伸展運動和柔軟體操,或輕快地步行,並且一邊走一邊擺動手臂。這些對健康身心、改善睡眠都有一定的好處。
如果您也有睡眠的問題,去運動吧!——為了您的健康,也為了您生命中的占三分之一時間的睡眠。
金點子
很多人睡覺時喜歡將手機放在枕頭邊,其實這種做法很不利於睡眠。因為手機在開啟和使用過程中,會有大量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釋放出來,形成一種電子霧,而這種輻射能誘發細胞癌變,影響人的神經係統等器官組織的生理功能。因此,睡覺時應將手機關掉,或者讓手機遠離枕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