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在承受著比較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空閑時間少。尤其是中青年,麵對上升的事業和較多的家務,恨不得能有分身術。雖然很多人已經開始有了比較強的健身意識,但時間確實是一個問題,所以有些人就選擇在晚上健身。為了照顧這樣作息時間的健身者,很多健身俱樂部的營業時間也會延長到夜間11點。但是,在晚間長時間進行健身,是否會對睡眠造成不良影響呢?
運動可以改善睡眠,這是眾所周知的結論,但如何運動才能優化睡眠呢?有關專家認為,不同階段進行運動對睡眠的影響效果是不同的,下午和傍晚適度運動,對睡眠的改善會比較明顯;晚間是否適於運動則要根據不同人的作息習慣而定。但是,無論幾點健身,睡覺前1小時就應該停止運動,否則就會影響睡眠。因為人體在進入睡眠時需要一個準備期,運動的時候,交感神經會比較興奮,必須需要一段時間讓它逐漸安靜下來,以便副交感神經進入工作狀態,這樣才能提高睡眠質量。
從健康角度考慮,晚上9點到11點是人體進入睡眠的最佳時期,因為這個時間是人體十二經脈中比較重要的經脈——三焦經調養的最佳時期。從中醫理論上來說,三焦經是朝百脈的經脈。而人在這個時候進入睡眠狀態,最有利於身體的調養生息。所以,為了充分地休息好,如果工作不是特別忙,應盡可能地把自己的入睡時間安排在晚上9點到11點期間。
注意運動時間的同時,運動強度也是一個影響睡眠的關鍵。通常我們不主張晚間選擇強度較大的運動,但是也有不同觀點。有一項研究發現,在睡前90分鍾或60分鍾完成1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並不會使入睡變得困難,也不會降低睡眠質量。其他研究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一位專門觀察這一問題的研究人員認為:睡前運動事實上能促進睡眠,減少焦慮情緒,提升體溫。日本學者也認為,睡前運動可以促進睡眠質量。他的實驗證實,人的睡眠質量好壞與人體直腸溫度有很大關係。直腸溫度下降速度越快,人就越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其研究發現,每天在臨睡前做一些如慢跑之類的輕微運動可以促進體溫升高,而且慢跑後身體微微出汗時隨即停止。這時體溫會開始下降。當30~40分鍾後睡覺時,人將很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從而提高睡眠質量。不過研究者也明確提出,現實的情況中存在個體差異。也就是說,並非人人都能從睡前運動中受益。
由此可見,睡前運動會不會影響睡眠也不能一概而論,還要視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你長時間保持有睡前做運動的習慣而且不影響睡眠,那就沒必要改變。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作息習慣,不用刻意去效仿所謂的“健康”習慣。但如果你正準備養成一種健身習慣,還是建議你在睡覺前不要做過於劇烈運動,最好選擇瑜伽、氣功、慢走等有氧運動,讓自己的身心逐漸寧靜下來,從而過渡到有利於睡眠的狀態。同時,盡可能在睡前洗個熱水澡,洗去白日的疲憊,舒筋活血,順利進入睡眠。
金點子
用運動方法解除失眠可分為意念、按摩、鍛煉三方麵:根據氣功的意守入靜原理,每晚定時上床仰臥,然後雙目微合,麵部放鬆,口微張,舌舐上顎,呼吸平緩。兩眼球自然向左右擺動,意念圍繞著一個“睡”字,能很快進入夢鄉;人頭頂正中的百會穴有升陽舉焰、安神益腦的功效,下午或晚上用指肚點壓百會穴,直至百會穴有酸麻熱感,入睡的效果甚佳;鍛煉要根據每人的體質、體能,選擇適量的體育活動。機體經活動後適度疲勞,需要以睡眠得以恢複和補償。選擇鍛煉的時間以下午4~5點或晚間9點前為宜。鍛煉後,若能再用溫水泡腳並按摩,然後喝一杯溫牛奶,對防治失眠頗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