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生我財必有用(1 / 1)

天生我財必有用

封麵文章

作者:時文

中國女性比男性更願意理財和更擅長理財。女性的性格特征決定了她們在家庭理財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家庭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女性比男性更願意理財和更擅長理財。女性的性格特征決定了她們在家庭理財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而職業、學識和社會環境等, 也是女性理財的推手。

天生理財師

買件衣服就需要搭配一雙鞋,再照鏡子還是覺得應該換個包了……Shopping是女人的天性,從“美麗說”到“唯品會”,無不是鎖定了這塊廣闊的市場。女性的諸多天性注定了她們天生就是理財師。

女人的細心謹慎——習慣了在商店“貨比三家”的女性們在購買理財品或者準備投資前,一樣會將這種心理遷移過來。不僅要在櫃台前仔細詢問不同理財品的價格、風險與內容,更是要前後比較衡量,以選出性價比最高的理財品或投資項目。而對於風險度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投資產品,女性的膽小會使其更加敏銳迅速地避開可能存在危險性的事物。而這一特性無疑有助於女性在投資時降低風險。

女人的勤儉持家——盡管女人麵對自己喜愛的東西在購物時看上去有些不加節製,但事實是一旦超出預算,她們的頭腦會立刻清醒。對於價格過高的東西,往往很有自製力。而對於家中所需則總是秉持“能省則省”的原則。

除此之外,女性還有考慮周全、敏感細膩等性格特點。這樣看來,女性可謂是天生理財師。

工作生活兩不誤

如果說昨天對女性的要求是做個“賢內助”,那麼今天,一個成功的財女就得工作生活兩不誤。

女性之所以要理財,無非是因為現在女性手中的錢越來越多了,而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工作”使得女性經濟獨立。日前,天津婦女創業中心提供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女性創業成功率高於男性,針對同一個自主創業項目,女性創業成功率比男性高出15%。相對於男性來說,女性心細、耐受力強、心理負擔小是製勝因素,這些因素尤其表現在麵對一些中小項目時更明顯。

除了工作,“生活”更是一個讓女性展示她們理財能力的大舞台。產品優惠打折時“囤貨”就是一個好的省錢方法。想要理財,學會記賬省錢應該是第一步。“記賬”無疑是對那些說不清去向的錢進行GPS式的追蹤定位,此外,還可以看著賬本對自己的開支進行節製。

社會環境促成長

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與日俱增,社會角色也愈發重要。據世界銀行統計表明,到2014年,全球女性的收入總額將達到18 萬億美元。“她經濟”、“她時代”等正被越來越多的商家所關注。今年1月,中信銀行攜手零點研究谘詢集團共同發布了《柔韌的力量——2012年中國都市女性平衡與選擇白皮書》。白皮書研究表明,麵對躥升的物價,堅挺的樓市,都市女性迫切盼望通過理財來平衡收支、保值增值。五成以上被訪都市女性認為有必要投資理財,她們對理財的認可和需求比男性更明顯。理財的多個方麵也不斷更加針對性的設計適合女性的需要。錢自然成為了推動女性理財一股強勁的力量。

保險——女性擔負著女兒、妻子、母親的角色,生育與家庭的雙重負擔,更使她們容易受到傷害。專門的“女性保險”,就是針對女性特點特別設計的保險產品。這些女性保險不僅更有針對性,而且去掉了一些並不適用於女性的保障功能,降低了保費。女性買保險,仍然是健康、意外、養老、理財四大類。各個人生階段的保障重點不同,但無論處於哪個階段,聰明的女性都把保障類的健康、意外險產品放在首位。如果還有閑錢,再去選擇一些投資類的保險。現在有不少保險是針對女性的健康與可能受到損害的合法權益給予保障。例如有些保險對女性特定器官原發癌症保險金給付,如原發性乳腺癌,卵巢癌等給予數萬元的保障。

理財品——現在將女性鎖定為目標市場的已經遠不僅是服裝與化妝品行業。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在家中執掌財政大權,很多銀行都專門打造了針對女性的理財產品。更多地關注女性的投資與理財需求,必然是金融服務未來的競爭重點。例如很多年輕的職業女性,已經遠不同於其父母那樣的保守觀念隻是將工資一部分作為儲蓄,再留部分現金用於日常開銷。而現在的精明財女們則是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學會了投資。比如選擇基金定投等,風險小收益較儲蓄又高,的確是高性價比的選擇。

由此看來,女性諸多性格促使她們天生就是理財好手,而工作給予的經濟動力與家庭中的現實需求又使女性在如何花錢上收放自如。另一方麵,社會越來越關注女性理財,“她經濟”不斷借助女性魅力在理財舞台上展示光芒,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財女受到追捧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