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痱子(1 / 2)

痱子又稱“熱痱”、“紅色粟粒疹”,是由於在高溫悶熱環境下,出汗過多,汗液蒸發不暢,導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滲入周圍組織而引起。主要表現為小丘疹、小水泡。好發於夏季,多見於排汗調節功能較差的兒童和長期臥床病人。除手心、腳底以外都可發生痱子,常發生在頭皮、前額、頸、胸、臀部、肘彎等皺襞和容易出汗的摩擦部位。由於瘙癢而過度搔抓可致繼發感染,發生毛囊炎、癤或膿腫。

驗方一:馬齒莧治痱子

前不久,我女兒後背起了一層痱子,聽老人講,馬齒莧能治。馬齒莧葉呈扁橢圓形,田埂、路邊、草地均可找到。於是,我就到野地裏采來一把,將其煮水,用煮過馬齒莧的水擦洗痱子,早晚各1次,在擦第2遍後,痱子開始消退,擦過三遍,痱子就消失了。具體方法:馬齒莧適量,加清水煮成汁,取汁擦洗患處,早晚各1次。

驗方二:霜桑葉可治痱子

今年天氣悶熱,孩子長了痱子。我母親知道後從江蘇老家帶來一布袋霜桑葉,說給孩子洗澡。沒想到真靈驗,隻用了四五個晚上,樓裏試用的幾個孩子都治好了。據母親說,霜桑葉必須是霜降後采摘或霜打落地的,晾幹,用布袋子掛在通風處備用。鮮桑葉也可以,但效果稍差些。方法:幹桑葉、綠豆各200克,爐甘石50克,將其共研成粉末。每晚用桑葉熬水洗澡後就塗上一層自製的“痱子粉”。

驗方三:十滴水治痱子

令夏特別熱,許多人長了痱子,我的孩子和愛人也長了痱子。治痱子的方法很多,用十滴水治痱子效果很好。

用法如下:先用溫將水患處皮膚的汗水和分泌的油脂擦洗幹淨,再擠出數滴十滴水塗於患處,讓其自然風幹。剛塗藥時皮膚會略有灼熱殺痛感,幾分鍾以後癢痛就能減輕。每天塗抹2~3次即可。兩三天就能消炎、消腫、止癢。較為嚴重者可延長用藥。

嬰幼兒皮膚細嫩,最好不要直接擦塗,可以采用洗浴方法。方法是每次給小孩洗澡時在溫水裏加入適量的十滴水,大約半小瓶就可以,但要注意隻能用清水洗浴,不要使用香皂、浴液等,以保持藥力。

驗方四:花椒水治痱子

穿著厚厚的工作服,天熱再加上車間散熱不好,讓我的後背和前胸都生了痱子。媽媽用花椒水給我擦過後,第二天痱子就下去了,效果真不錯。

方法:將10克花椒放入搪瓷缸內,衝入200毫升開水,在小火上煮5~6分鍾,煮後待稍涼不燙手時,用藥棉蘸花椒水輕擦患處。12小時後,痱子的膿尖一般可收縮幹癟。為鞏固療效,可將剩餘的花椒水在小火上溫一下,再重新擦洗患處,經這樣處理後,痱子即可全部消失。

專家提示

夏天要想免於痱子的侵擾,關鍵在於預防。

1.注意環境通風,避免過熱。

2.注意皮膚清潔衛生,勤洗澡換衣,寬鬆,保持皮膚幹燥。

3.在炎熱的夏季臥床病人及嬰兒睡覺時,應多予以翻身。

4.穿著要舒適,透氣性好。特別是孕婦,穿衣不宜過多。

5.浴後可以在皮膚皺褶部位撲些痱子粉。

6.多喝涼白開水、綠豆湯、銀耳蓮子湯解暑飲料,多吃西瓜等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但不宜多喝冷飲。

7.可通過空調、風扇等設備改善室內高溫、濕熱的環境,但要注意不要讓風直吹寶寶。居室內應經常開窗通風。

8.頭發不宜留得過長,要經常清洗,常常換洗枕巾和枕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