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性皮膚病,特點為表皮局部有劇烈瘙癢、多形損害、皮損處滲出潮濕傾向。濕疹易反複發作,臨床症狀變化多端,一般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急性濕疹發病快,常對稱發生,可發於身體的任何部位,自覺灼熱、瘙癢;而亞急性濕疹的皮損程度較輕;慢性濕疹則皮損多局限於某一部位,表現為表皮肥厚粗糙和苔蘚樣變為主,病程較長,反複發作,時輕時重。
中醫認為,濕疹是由於機體正氣不足,風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浸淫肌膚而成;飲食不節也是一個重要的致病原因。西醫則認為濕疹是由複雜的內外因素(如精神緊張、內分泌失調、或各種物理、化學物質刺激等)作用引起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
驗方一:單味藥治濕疹療效顯著
前陣子,一朋友腳部出現丘疹、水泡、發熱、又腫又癢,還出現糜爛流滋等症狀,他自己去藥店買了一些藥試用,卻始終沒有效果,症狀反而更加嚴重,因而極為煩惱。後來去看醫生,被診為濕疹。醫生告訴他,其實一些清熱除濕的單味藥就能有效治療濕疹,如白鮮皮、土茯苓、牡丹皮等都可以單用煎煮取汁來治療濕疹。醫生讓他用白鮮皮50克加水煎服,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服。使用此法後一天,朋友的情況就有所好轉,一周後濕疹基本消退,兩個星期後痊愈。
驗方二:馬齒莧合劑治慢性濕疹效果佳
同事小劉曾為他患慢性濕疹多年的老父親求了一個見效較好的處方:馬齒莧30克,苦參、蛇床子、澤瀉各15克,黃柏、龍膽草、紅花各9克,大黃、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天1劑,分兩次服用。馬齒莧合劑可有效祛濕止癢,同事的父親堅持治療半年多後,病情基本痊愈,解決了同事的一個大煩惱。
驗方三:參苓白術散健脾利濕除濕疹
患某,男,8歲。小腿皮膚出現小片紅疙瘩,瘙癢抓後糜爛流滋,時輕時重、反複發作、食欲不振、麵色萎黃、舌質淡、脈象弦緩,診斷為濕疹後,醫生為他開了參苓白術散,藥店都可以買到,服藥一段時間後,病情就得到控製,患者的瘙癢感減輕,皮損處也有緩輕,現該患者的病情已經痊愈。
專家提示
濕疹的發病因素有很多,所以在生活習慣上要特別注意:
1.保持生活環境的溫度、濕度適宜,避免受寒或幹燥等不良因素。
2.不良精神情緒刺激會導致濕疹病情加劇或反複,所以要注意調適情緒,改變急躁性格,避免受刺激;可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促進身心健康。
3.飲食也很重要。濕疹患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需忌食辛辣、海腥等發物。個人的體質不一樣,過敏原也有區別,而濕疹患者應弄明白自己的發物是什麼,要忌食這些食物,以免病情反複。
4.注意不要用熱水洗澡,最好使用沐浴露,不要用堿性大的香皂或肥皂;洗澡後塗上潤膚油,以免肌膚幹燥。
5.在日常護理中,穿衣打扮也要小心,有的病人其過敏原是毛織品、化妝品等,這就要注意避免與該過敏原的接觸,以免誘發病症。
6.濕疹患者用外用藥時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不可長期大量使用,特別是使用皮質激素時,必須按照規定的濃度使用,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7.護理嬰兒濕疹患者時還要注意,不要喂食過飽,以免消化不良;對牛奶過敏的,要將牛奶多煮開幾次,以減少致敏因素,少加糖,或試用其他代乳食品;如果是母乳喂養,乳母應忌食會引起過敏的食物;小兒濕疹發病期間,不作預防接種,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相關偏方
食療偏方:4種食療偏方治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