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六回 共伯和鬥智鬥勇平南蠻 楚國君交子交貢永臣服(1 / 3)

第一遍為準,第二遍作廢

卻說楚國丞相南毐又思毒計,言道:“陛下,兵法貴在揚長避短,共軍來攻吾國,吾有五長,即共軍五短,乃為地、人、水、熱、毒。地者,大楚縱橫數千裏,得地利之便,處處可為戰場,管教共軍暈頭轉向;人者,大楚千萬,兵多將廣,共軍遠道而來,亡一少一;水者,大楚江河湖澤,不計其數,人人精通水性,共軍乃北方旱鳥;熱者,大楚位於南方之地,距日甚近,炎熱如火,吾人習以為常,共軍豈能耐得;毒者,乃瘴癘瘟疫,神鬼莫治,吾人世世代代生長於此,體內自有抵禦之力,共軍觸之即死。吾軍欲勝共軍,即以此五長敵共軍五短。”

熊勇沉思良久,言道:“老愛卿所言甚是,然此五長,地、人、水三者,難以施展,十年之前,即已較量,共伯和率共軍來戰,連勝吾軍,地、人、水三利已失。朕以為,可以熱毒為戰,以勝共軍。”

南毐言道:“陛下聖明,熱毒二物,共軍實無以應對。老臣即令軍士、百姓,以死禽死畜,置於炎日之下,不出三日,自生瘴癘瘟疫,再大祭吾國鬼神,祈求相助,共軍必敗!”

南毐立即令楚國將士百姓,於都城丹陽城北百裏之間,廣布死禽、死畜、糞便,又設立祭壇,與熊勇祭拜楚國人信仰的鬼神,相助楚國。

三日之間,死禽、死畜、糞便皆腐爛流穢,臭不可聞,蒼蠅漫天遍地,嗡嗡作聲。

卻說共伯和與眾諸侯、將軍正在議事,忽共國信使奔至,下跪行禮,言道:“報共代王,楚軍萬人,千裏偷襲共城——”話未說完,眾諸侯、將軍大嘩,共伯和輕輕揮手止住,問道:“戰況若何?”信使言道:“吾共國軍民,萬眾一心,城鄉夾擊,全殲楚軍!”眾諸侯、將軍聽言,方安下心來,共伯和淡淡言道:“本代王無慮也,吾共國全民皆兵,平日操練不停,以防萬一,今果派上用場。”豆猛大叫道:“大膽楚寇,竟敢襲吾家園,臣請作為先鋒,立即率兵猛攻楚都,抓住熊勇,碎屍萬段!”共伯和言道:“這些日來,楚寇死守不戰,原為待偷襲共城之後,乘吾軍軍心大亂之際,出兵猛攻。現即以牙還牙,猛攻楚都!然須活捉熊勇,本代王自有永服楚國之策。”

豆猛即率三千共軍將士勇作先鋒,向楚都丹陽開進,漸漸覺得腥臭入鼻入肺,頭昏腦脹,肝膽欲裂,胃腸痙攣,眾將士體熱如炭,上吐下瀉,紛紛癱倒,更有人吐血便血,神誌錯亂,直至送命。豆猛初時尚強力支撐,然也漸漸不支,隻得率軍退回。

豆猛拖著病體,勉強進入大帳,有氣無力的欲向共伯和行禮,然實在難支,癱倒於地,武剛連忙上前扶起,豆猛斷續言道:“啟、啟奏共代王,楚寇不知使何鬼怪法術,吾軍皆中其邪,已有多位弟兄歸陰而去。”共伯和起身至前,撫摸其額,熱得異常,詳問其況,言道:“此非鬼怪法術,乃為南方瘴癘瘟疫,以藥治之即可。”盤瓜高聲叫道:“吾於共國來時已思到南方炎熱無比,必生熱邪之病,已帶來萬仙山所產解暑辟邪良藥,綠豆、甘草、藿香、金銀花、冬淩草,應有盡有,熬湯而服,其效必靈。另有烈酒百壇,可使將士以布巾浸酒,緊捂口鼻,可辟百邪。”

共伯和讚道:“盤將軍慮事周詳,有備無患,速速行之。”

盤瓜立即指揮將士,熬製湯藥,飲服治病,又使將士人人以浸酒布巾捂住口鼻,以禦熱邪之毒。

經一番緊急搶救,豆猛及共軍患病將士止住熱燒吐泄,恢複如常。

共伯和速令將士,人人以浸酒布巾,捂住口鼻,全軍安然無恙地衝過楚軍製造的傳染病區,直抵楚都丹陽城下。

這一場楚軍製造傳染病,共軍以藥酒抵禦傳染病的鬥爭,堪稱是遠古時期的生化戰爭。

楚君熊勇、丞相南毐大驚失色,不知共軍以何法術,竟破得百毒神鬼。

驚慌過後,君臣二人定下神來,熊勇言道:“十年之前,共伯和兵圍丹陽,朕無可奈何,投降稱臣,今又遭其圍城,必設法應對,以雪恥辱!”南毐言道:“陛下勿慮,有老臣在,盡請寬心。十年之前被圍而降,乃因孤城之故,丹陽城南臨大江,可架設浮橋,連通江南,使江南將士、糧秣源源不斷輸入城中,共伯和縱有百萬大軍,也難以撼動!”熊勇言道:“老愛卿之計甚妙,即速速架設浮橋。”

楚軍立即廣搜船隻,於大江之上,架起浮橋,江南江北暢通無阻,江南將士及糧草從浮橋進入丹陽城中,熊勇與南毐看著大軍雲集,糧草如山,更覺勝券在握。

楚軍架成浮橋的消息傳入周軍營中,眾諸侯將士紛紛不安,共伯和立即招集眾諸侯、將軍,豆猛高喊道:“此次征楚,聞楚國有丞相南毐,狡計多端,果然如此!浮橋連通大江,吾軍圍城無效,該如何是好!”眾將也議論紛紛。

共伯和言道:“眾位國君、將軍勿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立即於大江上遊,以船滿載柴草火油之物,順水而下,衝向浮橋,任楚軍有萬千浮橋,皆難逃大火一炬!”

大江之上,共軍將士駕駛著滿載柴草火油之船,乘著水勢,直衝浮橋而去。

臨近浮橋,柴草火油齊燃,共軍將士跳入水中,安然逃離。

江麵之上,烈焰熊熊,火光衝天,楚軍浮橋化成一道火橋,繼而又分散解體,殘船焦木,被滔滔江水衝得五零十散,漸次順流而下,不見蹤影。

燒毀浮橋後,共伯和率眾諸侯、將士攻打楚都丹陽城,依然是共軍為先鋒。

丹陽城卻非十年之前可比,城牆高高,巍然屹立,箭樓、角樓,比比皆是,楚軍將士張弓搭箭,戒備深嚴。

豆猛急向共伯和喊道:“共代王!臣請為前部先鋒,架梯攻城!”武剛阻止道:“豆弟休得魯莽,楚人十年之間,大修城池,若貿然強攻,必遭重創。”豆猛叫道:“武兄切不可長敵人威風,滅自家誌氣,吾共軍馳騁天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無敵!今國君大人又代作天子,若不速速拿下楚都,何以麵對天下諸侯!”共伯和言道:“楚國十年修城,甚是高大堅固,若共軍子弟喪失性命,何以麵對家鄉父老?容思計破之。”

共伯和目視丹陽城,沉思有刻,對武剛、豆猛言道:“速速傳令後軍王師、諸國將士,埋伏停當。二位將軍率共軍士卒先佯攻丹陽一陣,然即假作攻城不克,潰敗逃跑之象,使楚軍出城追擊,再引其進入埋伏之處,一舉全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