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2 / 2)

陳小妮聽著王主任神秘兮兮的兜圈子,本能的感覺到天將降大任的時刻到來了。盡管此時一場精心準備的生日聚會正在等她拉開序幕,陳小妮還是出於職業習慣將其拋在腦後,斬釘截鐵地點了點頭。對記者來說,工作就是生活,線索就是命令。

王主任很滿意。他詭異地笑了笑,說:“今天你的家鄉海雲市有人跳樓。”

“跳樓不是很普遍嗎?每年都有人跳樓的,農民工討薪,小女生失戀等等。”陳小妮有些失望,又有些竊喜,這麼普通的線索不會牽出大新聞,看來不會耽誤生日聚會。

“給你幾個關鍵詞。海雲大學,飛雲樓,十九樓,吳倫秋。”王主任伸了個懶腰,笑眯眯地看著陳小妮。

這幾個詞語一個比一個尖銳,等聽到“吳倫秋”三個字時,她已經滿臉難以置信的表情驚呆在那裏。

吳倫秋怎麼會跳樓呢?他是新聞學院的大才子,也是全國名氣斐然的大教授。更難以理解的是,以他開朗豁達的性格,會有什麼難處讓他跳樓尋死?陳小妮想不通。

大學時,她和同學去新聞係飛雲樓聽吳倫秋的課,下課後經常向吳倫秋請教問題,討論非常熱烈以至於很多次不知不覺一起走到了他在十九樓的辦公室。這些場景猶如昨日往事曆曆在目,讓陳小妮不敢相信王主任的話。

她首先想到給媽媽打個電話求證,吳倫秋就是媽媽當年的同學。但最終她還是冷靜下來,帶著懷疑的口氣問:

“會不會線索有誤,吳倫秋會跳樓?”

“哈哈……”王主任大笑起來,讓陳小妮莫名其妙,他繼續道,“誰說吳倫秋跳樓了?是一個女大學生,從他十九樓的辦公室。懂了嗎?年輕人不要著急。”

陳小妮鬆了一口氣,接著又驚詫起來,一個念頭閃過:難道是吳倫秋意圖對女學生圖謀不軌?她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在她印象中,吳倫秋除了嚴格之外對學生很好,而且風度翩翩,作風正派,不像是有邪念的人。

“憑我混新聞界幾十年,這其中必有大文章。”王主任深感憂慮地動情說道,“當下的中國,不為人師表者太多太多,有教授把女學生的內褲晾在辦公室,還有教授被女學生的老公拿菜刀追砍,簡直烏煙瘴氣!”

有句話很有道理,母校是自己可以罵外人不能罵的。陳小妮聽到王主任未弄清事實真相便想當然大加批判,心中不太舒服,便插了一句:“以我了解,吳倫秋應該不會和學生亂來。”

“不要打斷我!”王主任手一揮,像是怕斷了思路,“更可恨的是,高校竟然包庇這些敗類。海雲大學已經封殺了消息。畢竟,海大新聞係沒有白白培養了為數眾多的新聞界精英,他們占據的大小媒體集體失聲。不過小妮啊,我沒有貶低你母校的意思。我們作為新聞人,要有新聞人的良心。職責要求我們一定要深挖這個線索,以警醒世人!你剛從海大新聞係畢業一年多,對那裏的情況最熟悉,沒有比你去調查更合適的人選了,也是你小試牛刀嶄露頭角的時候了。”

雖然心中不是滋味,但王主任的話讓她無可反駁。她也想盡快結束這段對話,以便能及時出現在帝豪大廈的生日聚會。

“我會又快又好地做好這個報道,不會讓您失望。”

然而這個表態並沒有讓陳小妮如願以償,王主任絲毫沒有放她走的意思。

“我最喜歡你這種有闖勁兒的年輕記者。那好,事不宜遲,你回去構思一份調查計劃,一個小時後過來討論。注意,我們要做深度調查,不是簡單的發個微博。”

無法推托,也不能抱怨。陳小妮知道今天的生日聚會算是終結了。她隻好回到辦公室,撥通楚暘的電話,告訴他所遭遇的痛苦境遇,然後以飛快的速度趕寫調查計劃。

心中大罵了一通跳樓的人和不通人情的報社,楚暘終究選擇了麵對現實:在帝豪大酒店繼續等下去。他辛辛苦苦計劃大半年的浪漫生日聚會不能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