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極地大營救

險境迷蹤

作者:編譯/喬伊

2003年5月的一天早晨,37歲的山地急救員湯姆和他的好朋友史德芬攀上了險峻的梅司訥大峽穀。這兩個酷愛登山探險的德國男子,今天決定登上北美洲的最高峰——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麥金利山。

麥金利山高6194米,位於德來利國家公園及保護區之內。每年都有無數登山愛好者來此一試身手。

險情

3個小時後,二人爬上了一片廣闊的坡地。突然,他們發現300米之外的雪地上隱約出現一個黃色斑點。

史德芬指著問道:“那是什麼?”

湯姆回答:“大概是帳篷。我們過去看看吧!”

當他們艱難地走近才發現,眼前是一個已被凍僵的登山者。

那人一動不動地躺在雪地上。他大約20多歲,中等身材,黑頭發剪得短短的,身穿一件黃色毛絨上衣,戴著薄手套,沒有口罩,眼瞼凍得黏住了,下腹暴露在30℃的寒風中,身體僵硬得已呈灰色。

擅長高山醫療的湯姆立即為他做了檢查:他顯然患了高山腦水腫,因缺氧引起頭顱內腦髓膨脹而昏迷。而且已經沒有了呼吸。

湯姆的心中頓時一沉,難道他已經死了?

就在這時,那人的身體忽然微微抖動了一下。湯姆立即把其脈搏,發現每分鍾僅跳動40下。他忙用手輕揉著對方凍結的眼瞼。冰漸漸地融化了,雙眼也稍稍地睜開了一點兒,接著,他輕輕地呻吟了一聲。

湯姆試探著呼喚他:“嗨!你還好嗎?”他知道,雖然對方尚存氣息,但這樣下去,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他就會死亡。

“他很危險,我們必須送他下山,到氧氣充足的地方。”湯姆對史德芬說。

求救

由於他們都沒帶無線電話,不能召喚直升機,也無法向巡山員營地求救。唯一的辦法就是向其他登山者請求協助。

這時,遠處走來幾個登山者,於是他們便用力地揮動手臂尋求援助。然而這一行人卻說自己登山比救助他人更重要,而沒有理會湯姆,繼續向山頂方向走去。

湯姆感到非常失望。正在這時,他又看見3個人剛好路過這裏,便連忙打招呼。這一次令他喜出望外,因為來者不但樂於救助,而且其中兩人還是醫生。

於是,他們開始商量救助年輕人的辦法。正在這時,又有3位登山者前來幫忙,大家拿出手機,努力與救助部門取得聯係,但這裏是盲區,看來求助外界的幫忙已經是不可能了。

如不盡快將傷者送下山,他將必死無疑:而他被凍僵的身體又不能輕易搬動,否則,會使其四肢冰冷的血液與保護身體器官的溫暖血液相混合,導致心髒休克而死亡。

湯姆馬上為他注射了皮質類固醇,以抑製其缺氧引發的症狀。

接著,他讓史德芬和一位登山者結伴下山,迅速到下一個巡山員營地求救。

剩下的6個人快速地將幾個背包彼此相扣地連在一起,做了個臨時“雪橇”。湯姆取出本是供緊急露營用的兩隻大袋子,把傷者輕輕推入一個袋子裏,拖到“雪橇”上,然後,再一起推入第2隻袋子裏。最後,他們把硬雪塊兒塞在外麵袋子的各皺摺處,用繩索繞著凸起處交叉捆綁,像係馬靴鞋帶一樣,結結實實地紮牢。

盡管如此,湯姆心裏也清楚,他逃出鬼門關的機會不到10%。

很快,為其注射的藥劑開始生效。他的身體動了一下,接著睜開眼睛。湯姆忙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喬治……”他含糊地說,好像牙床卡住了張不開似的。聽年輕人的口音,湯姆知道他是澳洲人。

這裏海拔5240米,史德芬和同伴一邊快速下山一邊大聲地呼救。這時,終於有1名巡山員聽到了他們的呼救聲,從營地快速向他們跑來。

史德芬氣喘籲籲地向他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巡山員立即用無線電話與另外幾個周邊的高山營地取得聯係:“我們需要空中支援,快派架飛機來!”

受阻

很快,一架小型直升機迅速駛向出事地點。但這時又一個危機出現了。空中突然陰雲密布,遠近的山脈被層層烏雲遮蓋起來。

小型直升機沒有自動導航設備,無法穿雲而行。飛機救援的計劃瞬間也落空了。

湯姆沒有放棄,繼續拖“雪橇”艱難前行。在這樣的高處,肺部吸到的氧氣不及平常的一半。他們每走二三十步,就會頭暈目眩,彎下腰大口大口地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