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獄傳奇
鄉野奇人
作者:王斌
公元1369年秋天的一日,大明都城南京一間暗房中,一人執筆久久懸於空中。
此人叫雒正,剛剛二十歲,朱元璋元年文狀元,學富五車,清正廉潔,為天子欽定的全國科舉執事大臣。
此時,雒正看著跪在自己眼前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終於揮筆疾書。
“這兩句詩您一定要牢記在心,好好領悟。”待老人看得仔細後紙在紅燭上化為灰燼。
“雒大人恩德小老兒沒齒不忘,如能高中紅榜,我將終生效忠於大人。”老人眼裏流出了濁淚。
那年,大明朝第二次全國科舉因考題泄露而搞砸了。而考題來自一位叫何為的老秀才的兩句詩:千棟古書消永日,一紙功名萬裏行。
這是當時詩壇盛行的“明尾追頭”的寫法。詩尾詩頭四字為“日行一千”,也就是千裏馬,正切中考題。
一路正追究著,何秀才已畏罪自縊家中,雒正得知後投案自首。
雒正私泄考題,朱元璋認為他收受賄賂,判其“犯審犯”,鐵刑入獄三十年。
“犯審犯”就是一種罰戒罪犯、變廢為寶的用人方法。於是,公堂之上鐵鐐嘩嘩響,公堂之下也鐵鐐嘩嘩響,台上台下皆是囚犯,審案時囚犯看著囚犯。
鐵刑就是鐵鐐束縛四肢,服刑期間不得摘除。這種刑法奇就奇在每隔半年手腳鐐增加一斤,年紀越大反而重量越大,備受折磨。
雒正雖受鐵刑之苦,卻不想了此一生。故審案盡職盡責,查處了很多貪官汙吏的大案要案。牽扯到獄外時,總不忘捎帶查辦一些其他案子。大路邊,樹蔭下,地頭邊,客棧裏無不是辦案之地。雖鐵鐐叮當,囚服醒目,雄兵護衛,不倫不類,但其鐵麵無私,公正廉明,很快被世人尊稱為“鐵獄雒青天”。
其在獄中時,常年枯燈一盞,案卷相陪。沉沉手鐐下每寫一字都十分吃力,但他咬牙苦苦堅持著。到最後那幾年,卷宗幾間房都裝不下,腳鐐、手鐐已逾百斤。
三十年倏忽而至,雒正出獄摘除鐵鐐時雙腿已經變形,走路左搖右晃,雙手顫抖不已,加之人瘦如骷髏,走在大街上時就成了一道悲慘揪心的風景。
還不到一個月,讓雒正更揪心的事又接踵而來。
一個深夜,雒正小院有不速之客拜訪:“雒正,想不到三十年鐵刑過身,你竟然還活在人間,看來是天意讓我親手報仇了。”
雒正一怔,凜然道:“你是何人,為何人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