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答
拾貝
作者:孟祥海
乾隆年間,江西萍鄉劉鳳誥應試,中進士第三名,但是卻因一目失明,殿試時乾隆見他其貌不揚,不想取他,因而出對曰“獨眼不登龍虎榜”。劉鳳誥立刻對道,“半月依舊照乾坤。”用半月比喻自己的獨眼,既化解了皇帝的輕視,又幽默地抬高了自己。乾隆見他既機警又有文采,就又隨口出聯曰:“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鬥,朕乃摘星漢。”劉鳳誥立即對出,“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探花郎”一語雙關,乾隆欣然禦筆欽點為探花。
同在乾隆年間,南京人秦大士考中狀元,坊間傳言他“出身不好”,是秦檜的後代,進京麵聖,乾隆問他:“聽說你是泰檜的後代?”意思不言而喻,秦檜的後代,必然是奸臣了。秦大士不卑不亢,回答:“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宋高宗是昏君,用的是奸臣,而您是明君,用的自然是忠臣!”乾隆龍顏大悅,當即欽點為當朝第四十三位狀元,他官至侍讀學士,後供職翰林院,其詩書畫被譽為“三絕”。
選自《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