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
揚州城,東南方向的官道上。
一隊策馬飛馳的騎者,神色慌張地,正在奪路奔逃。
馬蹄卷起的滾滾塵煙後麵,隱隱可見一群密密麻麻的人影,人影中,還傳來一些聲音:“子華先生,住幾日再走!”、“子華先生,去我家做客幾天!”、“子華先生,吾家有女十七,芳齡正茂,娶了小女再走何如?”、“子華先生莫走……”
這些話語,前方策馬奔馳的那夥人,都仿佛沒聽到一般,反而加快速度,拚命把這些追趕者甩在了身後。
一處樹林中。
看到身後“追兵”全部消失不見,這夥騎者才停了下來,下馬落地,讓汗如雨下的馬匹歇了一會。
“好險,剛剛差點就被他們堵住了。”同學張原拍著胸口,心有餘悸地道。
“都說揚州人好客,遇到尊貴的客人,會用各種手段,把這位客人留下來,甚至會美姬送之、女兒嫁之,如今看來,此話一點不假!”崔世安用衣袖擦了擦腦門的汗水道。
氣息也有些淩亂的周鳴,此刻還有些心驚後怕。
兩天前的那場逼,裝的實在太大了,造成的反響太過熱烈,轟動到差點把自己搭進去的程度。
其實他的計策非常簡單:抵達揚州後,先按兵不動,一直待在“德雲樓”內,焚香沐浴了五日,概不會客。
這五天期間,他則把同學張原、崔世安兩人派了出去,參加了揚州城內的數場上流社交活動,如詩會、酒會、宴會等等,為他“子華先生”的即將登場,做足了預熱和鋪墊。
為什麼要這麼說?
因為周鳴的這兩位同學,都不是等閑之輩。
張原,24歲,中等個子,五官端正,擅長寫詩,尤其他寫的五言詩,連周鳴都自認為,如果沒有腦子裏的【唐詩宋詞大全】作參考,叫他自己寫出的原創詩詞,絕對比不上這位天賦異凜的同學。
崔世安,26歲,高大帥氣,寒門出身,因為文章寫得好,被文淵書院破格錄取,書院還給其免除了部分學雜費,其文章浩浩蕩蕩,大氣磅礴,是文淵書院內,眾人公認的,文章唯一可與“青州學霸”相提媲美之人,周鳴也承認,除了在見識廣度方麵,崔世安要比自己差一些,其格局氣勢,並不比自己差多少。
周鳴把兩位天賦出眾的同學,帶在身邊,用意便是如此,天才和天才在一起,才有共同話題,才能取長補短,周鳴從他們身上,得到了不少靈感,而長期的相互影響之下,張原和崔世安,從他身上汲取的營養自然更多。
所以,如果說周鳴自己,是天下第一流名士的話,這兩位同學,不說同樣一流,準一流、二流名士的水平絕對是有的,一些“小場麵”,他們還是hold住的。
所以,焚香沐浴的那五天,周鳴的這兩位同學,在揚州城內,就各自刷到了不少名望點,擁有了不少粉絲。
而這兩位同學的作用,隻是為他的登場,做個宣傳預熱而已,所以,每次上流活動即將結束的時候,眾人的褒揚聲中,張原、崔世安都謙虛地表示:“子華先生的才學,勝我等十倍,我等遠遠不如矣!”
甚至,兩人還做了個形象比喻:“天下才學共有一石,我們可得半鬥,範陽盧召鄰可得半鬥,天下可分一鬥,子華先生,獨得八鬥!”
才高八鬥的典故出來後,揚州上下,對本就聲名顯赫的“子華先生”,內心的期待更加熱切了,發來的拜帖和求見信,更是堆積如山。
直到子華先生的同學呂文才,站出來對外宣布:將在太湖湖畔,舉辦“太湖詩會”,子華先生也會蒞臨登場時,整個揚州城都轟動了,包括揚州富商、揚州刺史、各界文壇人物、官場人物、名媛名妓,幾乎全去了城西二十裏外的“太湖詩會”現場,看到了他們傾慕已久的“子華先生”——一位年輕俊朗、青衫白衣、長劍飾玉,舉手投足,一顧一盼間,都宛若神人仙姿的子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