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大棚種出糧食成功後。
雪族高層取消了南侵計劃,轉為大力發展本族生產力,大搞生產運動。
周鳴成了農業部門的總負責人,全力指導雪族的農業發展。
足有上百億數量的雪族壯丁,可供周鳴調用。
另為了煉製足夠用的透光玻璃,烏魯、卡蒙兩位雪族長老,也成了周鳴的手下,每日幫忙煉製玻璃。
甚至冰雪聖女自己,也親自上陣,一揮手揚起千萬噸的沙石,落地時,變成了幾百萬塊的玻璃……
由此可見冰雪聖女對農業工作的重視。
此外雪域之下,有不少地方,埋藏著一種黑色的礦石,可以燃燒發熱,性質與煤相似,儲量非常大,完全可滿足溫室大棚的供暖需求,伐木隊從而不必冒著被人類巡邏隊殺死的風險,去南邊大量砍樹。
“雪域之上樹都長不出來,地下怎麼會有煤?”
周鳴腦中冒出過這個疑問。
要知道靈元大陸的地質活動不太活躍,不具備形成煤的條件,像萬乘國、東元國,兩國之內,都沒有發現過煤礦存在,說明大部分的樹木,還沒進入到地下深處,就已經被微生物分解了。
這證明其他地方也不太可能存在煤礦。
雪域地區卻有大量煤礦,這說明了什麼?
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
一個、在數千萬乃至上億年前,此地還很溫暖,長有大量耐寒樹木,後由於氣候變冷,冰雪肆虐,樹木全部凋零。
二個、因為冰雪的覆蓋,上古植物在厚厚的積雪下,被厭氧微生物不完全分解,變成了煤炭,從而讓雪域地區,成了整片大陸,唯一可能埋藏大量煤炭資源的地區。
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有了如此多的煤炭資源,雪族可以說是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不會再被能源問題困擾,不管什麼領域,都可以飛速發展。
“太陽變冷,雪域南移……我沒有明顯感覺到啊。”
冰雪聖女對周鳴得出結論非常驚訝,也有些激動,但不太認同。
她活了上百萬年了,她的印象裏雪域一直是這麼大,沒有發生明顯的南移,十二顆太陽也沒太大的變化,光照沒有衰弱。
“那估計就跟空氣成分裏的二氧化碳有關了。”
“上古時期,人煙稀少,植物遍布,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二氧化碳濃度降低,氣溫下降,雪域南移。”
“雪域覆蓋之後,冰雪大量反射太陽光,地表接受到的熱量減少,溫度再次降低,雪域繼續南移……”
“如此,雪域之上,便存在了大量煤炭資源。”
周鳴想了想,得出一個可能更接近答案的結論。
因為現實世界的地球,在冰川時期,赤道附近的海域甚至都結過冰,這有太陽活躍度減小的原因,但地球本身,也不是沒有任何問題。
“二氧化碳是什麼?”
冰雪聖女又問,麵前的人類男子,與她交談時,新鮮詞彙總是一個接著一個,激發了她強烈的好奇心。
“這是空氣中的一種物質,也是煤炭燃燒後,釋放出的主要產物,具有一定保溫效果,也可促進植物生長……”
周鳴解釋了一番,冰雪聖女連連點頭,恍然大悟。
而發現雪域之下,儲藏有大量煤炭資源的周鳴,對於雪族未來的發展道路,有了全新的規劃。
雪族,不必向人類世界侵略,不必占領溫暖地帶的土地。
雪域,就是上天賜給雪族人的崛起之所。
一個,雪域中的大量冰雪材料,可以開辟出無數“聚光冰穀”,建立無數的溫室大棚。
二個,大量的煤炭資源,可以在雪域推行工業化,大辦工廠,生產自己所需的一切工業產品。
三個,工農業基礎都打好後,再發展全民教育,推行全民修行,建立一個雪域中的“萬乘國”,不是沒有可能。
最後再推行“靈能工業革命”,實現全麵轉型,一個冰上的雪族帝國,就此打造成功!
周鳴進行過估算:大概需要100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一百年,對周鳴而言,並不是很長。
不過……
他這次來雪域,不是為了幫雪族人打造什麼“雪族帝國”,而是為了修為的突破。
怎麼可能連續種一百年的田?
雪族強大了,對他有什麼明顯的好處?
他終究是個外人,是個異族,不可能完全融入雪族。
他幫雪族脫離比較窘迫的生存處境就夠了。
雪族的吃飯問題解決後,其他問題,他不會用上自己的全部智慧。
至於雪族會不會繼續南下,侵略人類世界,他的內心,是不會阻止的。
……
五年後。
雪族轟轟烈烈的農業大生產活動,基本告一段落。
雖然付出了極大的人力、物力成本,但5000萬個“聚光冰穀”,總麵積近50億畝的溫室大棚,每年產出的糧食蔬菜,足以滿足上百億雪族壯丁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