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引子(1 / 3)

失眠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症,可以說,失眠的痛苦是任何形容詞都無法形容的,是任何比喻都不能形象說明的。偶爾有過失眠情況的朋友,可能都無法忍受失眠帶來的疲勞無力,而那些已經治愈的失眠患者,這輩子都不願再去回憶失眠的晚上內心的痛苦煎熬。而不幸的是,現在,很多的朋友都是正處在長期被失眠所困擾之中,或者正慢慢走向失眠的深淵。而對於失眠常見問題的困擾和誤解,也是很多失眠患者久治不愈的一個重要原因。科學了解失眠是失眠患者進行其他方麵治療的基礎。在此,我們挑選了一些在失眠患者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和錯誤觀點,希望對失眠患者有所啟發。

問題1.失眠患者能長壽嗎?

專家解答:

失眠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某些幹擾因素引起,出現一時的入睡困難或間斷多醒、早醒等症狀,是常見的一種現象,一般經過自身精神或生活上的調節,不需要服用安眠藥物,數日後可以自動恢複正常睡眠。這說明,隻要不是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失眠症狀,一般可以自愈;如果是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失眠症,若並不是難以治愈的重大疾病,往往通過治療原發病,失眠會隨著疾病的好轉而消失,因此,失眠患者絕對可以長壽。

問題2.失眠和失眠症有什麼區別嗎?

專家解答:

失眠與失眠症有很大的區別。失眠的主要症狀表現是上床難以入睡、早醒或中間間斷多醒、多夢、噩夢、似睡非睡或通宵難眠。這樣的睡眠狀況,如果發生的時間不長,而且白天其他不適症狀不明顯,也不影響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功能,應算失眠,但是不能就此認定是失眠症。失眠症的典型症狀是上床難以入睡持續時間兩周以上。

由於失眠的因素有時候是因為飲食不當或者是心情不舒暢造成的,如睡前喝咖啡、飲酒,或者是當天發生了一些應急事件等,如談判、吵架、與人溝通不暢、心情抑鬱等,都有可能引起偶爾失眠,隻要找到失眠的誘因,針對性的糾正,很快會消除失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出現短時間的失眠症狀,並不奇怪,也不可怕,更不必驚慌失措急於服用安眠藥,一般通過自身調節就能恢複正常。但是如果上述某種失眠症狀出現持續時間超過兩周,並伴有頭暈脹痛、心慌、心煩等症狀,而且明顯影響白天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功能,就應當稱失眠症。

問題3.失眠就是神經衰弱嗎?

專家解答:

失眠並不一味著“神經衰弱”,“神經衰弱”也不僅僅是失眠。要消除大眾對於失眠與神經裒弱的誤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過去由於一些醫生的誤解和媒介的誤導性傳播,失眠與神經衰弱幾乎是同一術語。

我們要說的是,神經衰弱是目前誤解最多的一種心理疾病。我常常聽到,一些朋友說自己有點神經衰弱,或者要求開一些治療神經衰弱的藥物,到底什麼是神經衰弱呢?為什麼有人認為自己有神經衰弱呢?

神經衰弱一詞於1869年首次在西方被創造出來,被看做是社會工業化造成的文明病,主要見於中上層白領階層和企業主。19世紀末20世紀初,神經衰弱的診斷一度流行於西方發達國家,並被看做是身份高貴的標誌。

20世紀70年代我國國門漸漸打開,我國的西醫需要繼續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這時“神經衰弱”傳到我國。似乎是一夜之間,“神經衰弱”成了眾人皆知的醫學名詞。

分析當時的情形,精神疾病患者還被大眾視作是“瘋子”,是大腦不正常的人。不論是醫生還是病人,都十分忌諱“精神病”這頂稀奇古怪的帽子。“神經衰弱”可以說是打了一個“擦邊球”,說出來理直氣壯,聽起來委婉悅耳。

於是,神經衰弱深受醫生及病人的喜愛,“神經衰弱”的概念也被人們無限擴大化了。

問題4.什麼是理想的催眠藥物?

專家解答:

很多失眠患者在嚐試過很多方法之後,就習慣於開始服用各種藥物,但在形形色色的催眠藥物中,具有什麼樣特征的藥物才算是理想的催眠藥物呢?具體說來,理想的催眠藥物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①能快速催眠,最好使人在30分鍾內入睡;

②可以增加睡眠的持續時間,改善睡眠質量,減少覺醒次數,避免早醒。

③無呼吸抑製作用;

④無藥物依賴性;

⑤和其他藥物無相互作用;

⑥服用後第二天無嗜睡現象;

⑦不會損害記憶;

⑧不會幹擾正常的睡眠節律,沒有宿醉作用(指用藥後第二天出現頭昏腦脹,像喝醉酒一樣)。理想的催眠藥應該是用藥後第二天醒來後頭腦清醒。

問題5.老年人如何服用安眠藥?

專家解答:

老年人作為特殊人群,在治療失眠的過程中,特別是服用安眠藥的過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這是由於群體的特殊性造成的。

老年人胃腸對藥物的吸收慢,吸收後的代謝過程也進行得較慢,容易在身體內積累。以最常用的安定之類藥物來說,據研究發現,如硝基安定一般的半衰期(指藥物在身體內的濃度從最高值下降一半所需的時間)為24小時,老人的半衰期更長;腎髒的排出功能隨著年齡增大而減弱。從以上老年人生理變化的特點來看,服用安眠藥後出現作用較遲,維持的時間較長,加上老年人對於藥物的敏感性較高,所以用與青年人同樣的藥量,在老年人會出現很大的反應。這一特點在應用其他類藥物時同樣存在,但在使用治療精神類藥和安眠藥時更加突出。所以,藥量上就應該用得少些,特別在開始時,一般應相當於青年人用藥量的1/3或l/2.不要連續用,因為大多數的安眠藥容易成癮,老年人更是如此。還有一點要注意的,老年人記性不好、聽覺差、眼睛花,服什麼藥,什麼時候用藥要聽得很清楚,最好請家人代為提醒。這樣不會吃錯藥或者多吃藥,否則對老年人來說是很危險的。

歸納起來說,老年人失眠,首先不要緊張,其次要查明原因,不要濫用安眠藥,要取得醫生的指導,即使要用安眠藥,也隻能臨時性地服用,不要每天必服,避免上癮。

問題6.女性的月經周期與失眠有關嗎?

女性在排卵期間,身體肌肉活動增強,睡眠受到抑製,睡眠時間減少,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都會變得活躍,這是人為了繁衍後代的生物學特質決定的,其目的是為了增加受孕機會。排卵結束進入月經期時,睡眠會增多,同時人體常常有倦怠無力的感覺。跟月經周期相關的睡眠疾病有兩種:

(1)經前失眠症

特征是難以入睡或睡眠間間斷斷,難以一覺到天亮,而且症狀的發生時間與月經周期有關,亦呈每月反複性發作。

經前失眠通常在月經來前一個星期發生,而且這種情形要連續發生3個月,才能被診斷為經前失眠。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顯示睡眠當中,睡眠期之間的變換增加,睡眠中清醒的時間增長,睡眠效率降低,而且有不正常的睡眠期結構分布。但在月經周期完後,如果重複作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的檢查,其結果則恢複為正常。

(2)經前嗜睡症

特征是嗜睡的症狀呈周期性的發生,並且跟月經周期有關,過了月經期,嗜睡的症狀便消失。此種情況必須至少連續發生3個月,才能被診斷為經前嗜睡症。在經前嗜睡症發作的期間,多項睡眠生理腦波儀檢查顯示有正常的夜晚睡眠,但在白天的多次入睡潛伏時間測試卻顯示其有嗜睡的現象。

問題7.治療失眠症的儀器都有哪些?

專家解答

失眠症治療儀器能調節腦電波到恰當的頻率分布,從而達到睡眠狀態。當然每一種儀器的具體治療方式是不一樣的。目前失眠症治療儀器主要有以下幾種:

(1)聲光大腦調節儀:通過選擇合適頻率的聲音信號和光信號,調節腦電波進入預期的頻率,進而讓使用者進入平和與寧靜的放鬆狀態或者入眠狀態。

(2)大腦電刺激儀:人類大腦的所有活動都是生物電活動,我們所有的思維、感覺和身體運動均是基於貫穿腦部的微電流引發,神經係統加以弱電流脈衝能改變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態。經驗表明,根據人體靜息或生理睡眠時的腦電波節律而選定的電流參數,可獲得最佳效果,大腦電刺激儀治療頑固性失眠症療效顯著。

(3)頻磁場誘導儀:較之電刺激而言,磁場刺激具有明顯的優點,減少了電刺激可能帶來的記憶損傷等副作用,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低頻磁場誘導儀一般采用頻率刺激。即脈衝磁場按照一定方式由模擬清醒鬆弛時腦電節律逐步向模擬慢波睡眠腦電節律過渡,使神經元的興奮程度逐漸降低,抑製占主導地位,從而加速入眠過程。

(4)腦電生物反饋同步儀:生物反饋技術對多種疾病具有獨到的療效。它借助於醫學電子工程技術,將使用者身體器官發出的微弱生物電加以放大,轉換成視覺、聽覺信號反饋給使用者,使其能隨時了解自身肌體變化狀態,這樣可以通過強化手段讓使用者學會自主控製自身肌體的反應變化,使之逐步趨向預定目標。腦電生物反饋同步儀是根據操作條件發射的原理,利用信號檢測腦電波,當腦電波與設定信號發生同步時給使用者一個信號,這樣通過訓練,使用者可以達到自行調節和強化臨床用於治療失眠所需要的腦波節律。該儀器對緊張焦慮引起的失眠症特別有效。

問題8.失眠病人看病時應向醫生提供哪些情況?

專家解答:

失眠病人到醫院就診時,應該向醫生全麵詳細地描述有關的睡眠病史,這樣才有助於醫生在了解病人的“睡眠史”後,對病人作出正確的診斷和處理。一般情況下,應當向醫生提供以下一些睡眠相關內容:

失眠的表現是怎樣的,如入睡困難、易醒、多夢、早醒、打鼾、睡前的腿部不適等;述症狀的持續時間、症狀的嚴重程度,對於生活和工作的影響如何;症狀是否有變化,是否存在波動,在不同環境中症狀是否不同;是否存在外界的刺激,這些刺激的存在時間以及對睡眠的影響程度;個人作息時間是否規律,白天的小睡和午睡情況;有無睡眠障礙家族史。身體狀況如何,是否在應用藥物治療,服藥的時間如何;睡眠的環境如何,包括聲音、光線、溫度、濕度以及被褥、床和睡衣的舒適度;日常的生活習慣如何,有何不良嗜好等。

問題9.失眠病人看病時為什麼不能向醫生隱瞞病史?

專家解答:

因為失眠患者一般都有一些情緒障礙,除了一些原發疾病合並睡眠問題之外,一般都存在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麵的壓力過大,或者其他事情過慮,相當一部分人就診時不願和醫生說真實情況,覺得情緒問題與疾病無關而不願暴露心事。或者覺得有情緒或者心理問題似乎很沒麵子不好意思說出來。恰恰相反,常常正是因為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情緒問題,或者心理障礙,才導致或者加重了失眠。首先要弄清楚病因,才能達到好的療效,不然就是治了標治不了本,症狀容易反複,最後導致發展成重度頑固性失眠,甚至發展為精神障礙或者心理問題。事實上,人人都有一些程度不同的情緒障礙或者心理問題。這很正常。人吃五穀雜糧有七情六欲,怎麼會沒有情緒障礙或者心理問題呢?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有感情會思維,也正因為如此人才比一般動物高級。有感情就會有喜怒哀樂,有喜怒哀樂就會產生情緒波動;會思維當然就會產生煩惱。因此,心理問題或者情緒障礙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