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未雨綢繆(2 / 3)

魏斌就等黎民表態,隻要一把手立場堅定,拔掉濱江區這棵病樹時機成熟了,魏斌口頭彙報道:“譚區長問題舉報信最多,大多數反映他以權謀色,與房產開發商賈鴻達經常在一起吃喝玩樂,還有拆遷補償不公,這次拆遷風波就是降低補償款引起的,還有網友在民情通道論壇內舉報譚冠生活作風問題,雖然沒有什麼證據,絕不是空穴來風。現在老百姓不敢舉報,怕打擊報複,他跟傅區長和龔書記關係很鐵,都屬於昌河老鄉,動他阻力很大。”

黎明聽到反映昌河幫拉幫結派氣憤說:“我就不信這個邪,什麼時候搞起拉幫結派來。”黎民心裏也清楚江東市老書記江安眾從昌河帶出一大幫幹部分布在各個口子,老書記在江東市還很有影響力,黎民喝口茶繼續說道:“前天到市委開會,市紀委紀有為書記向我打了招呼,有人寫譚冠舉報信到了市紀委,以權謀色破壞公平競爭,就從譚冠身上打開缺口,我就不信正不壓邪,從現在開始對他進行調查,跟蹤他的社交活動,尤其是監督與那些女人有曖昧,甚至包養情人,隻要露出蛛絲馬跡出來,就全方位上手段徹查他房產和銀行賬戶,包括他直屬親屬。在沒有拿到足夠證據之前,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以免打草驚蛇。”黎書記擲地有聲說出了自己意見。魏斌還是有所顧慮道:“譚區長是市管幹部,我們調查是不是越級?”黎民果斷回答魏斌:“紀有為書記指示主動出擊,必要時市紀委派人成立專案組,隻要拿到證據,就掌握了主動權。有些事情要破常規,形成反腐高壓勢態,一掃濱江官場貪腐之風,還濱江社會一個晴朗乾坤,真理才是每個人立身的堅強背景,隻要打鐵自身硬,就不怕半夜鬼敲門。”魏斌需要有一個敢於硬碰硬團隊請示道:“隻要黎書記鼎力支持,大不了再去坐冷板凳,我需要調整一下人員結構,監察局和反貪局兩個局長,一個快到年齡;一個有畏難情緒。”黎民馬上同意道:“你報一個調整方案報來,我讓青春部長著手考察配齊,開始調查局限在很小範圍,紀委部門也不是鐵板一塊,調查譚冠局限在小範圍,確保保密工作。”黎民也深知這些年幹部隊伍不是鐵板一塊,封建思想腐蝕了大批幹部靈魂。魏斌起身告辭道:“我回去就去落實黎民書記工作。”魏斌心中振奮起來,看來黎民書記動真格,似有一股春風吹進心坎,他精神氣爽地離開了黎民辦公室。魏斌離開後,黎民馬上約胡青春到辦公室來。

胡青春對黎民書記寄於厚望,他不滿現狀,從省裏空降下來的,團幹出身,在濱江無根無派,尤其對傅鴻運幹涉組織部門安插親信不滿,前任一把手聽之任之,他隻有潔身自好。胡青春年輕氣盛,性格開朗爽快,一想到常委會多數常委明哲保身就來氣他坐下快言快語說道:“黎書記,你真沉得住氣,上周常委會有些人太囂張了。”

黎民神態淡定,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人往往在關鍵時刻方顯本色,常委會上胡青春旗幟鮮明站在自己一邊,在正氣壓倒邪氣大環境,那些潔身自好的人會挺身而出,黎民滿懷信心說:“真理有時掌握在少數人手裏,我自信烏雲不會永遠遮住太陽,青春部長,組織部門是幹部考察任用的關口,把好選拔德才兼備人才至關重要,老百姓對現在跑官要官非常不滿,甚至還有買官賣官封建官場惡習,你當好這個伯樂不容易啊。社會上早就有一個順口溜,即一個人能不能得到提拔,關鍵要三行:一是,你得行;二是,有人說你行;三是,說你行的人行。順口溜說要三行,其實最後一行最關鍵。能否找到行的人,確立人身依附關係,就成了決定一個人升遷的決定性因素。換句話說,古代社會流行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情況,事實上在今天仍然存在,最近輿論對提拔官二代火箭升遷有所披露。”

胡青春這個組織部長也是個擺設,他知道濱江的幹部提拔傅鴻運一言九鼎,組織部門隻是所謂考察一下走過場,現在黎民書記親自分管組織部門,有些製度要認真落實下去,他有所顧慮說:“黎書記,我的工作沒有做好,我也知道這種現狀,有些領導幹涉太多,上級領導插手幹部調動和升職,民主測評隻是走過場,選拔空間過窄,群眾對領導幹部子女破格提拔反響很大,有時感覺力不從心。”黎民聽到胡青春彙報指示道:“對於領導幹部子女提拔一定慎之又慎,否則有封建世襲之嫌,你趕緊拿一個幹部考核的方案來,不要走過場搞形式主義,也不要論資排輩,德為先,一個人再有才能,隻為個人謀取私利,貪汙腐化,這樣人寧願棄之不用,還要受到黨紀國法懲罰。組織部門幹部深入群眾作調查,堅決把那些腐化墮落的領導撤換下去;堅決把那些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過硬幹部選拔上來。年前完成考評後,春節過後進行一次大交流。”胡青春打開文件夾說道:“我草擬一個幹部民主測評考核方案,早就想交給黎書記審閱,剛好我帶來了。”胡青春把文件夾遞給了黎民書記,他深知隻有得到黎民書記支持,民主測評的方案才能實施下去,從而在源頭上堵截官場上拉幫結派任人唯親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