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恒也提出自己看法說道:“要是屍體解剖出飲食了劇毒物而死亡,就有他殺和自殺可能,屍體解剖才是解開譚冠死亡的原因。”周子恒最近閱讀了大量刑偵學方麵書籍,魏斌帶他正在秘密調查譚冠卻出現意外死亡,這絕不是偶然的,他心中十分存疑,作為辦案人員,他第一次在會議上有了自己的話柄權。
黎民嚴肅掃了一眼在座諸位,在他們當中,他到底該相信誰?如果是一件喝酒瘁死意外死亡案事情就簡單多了,恰恰在譚冠貪腐案即將浮出水麵,譚冠卻離奇死亡,這不得不懷疑是一場精心密謀殺人滅口案件。案件是重在證據,要是在死亡前沒有人進入譚冠客房,謀殺就不可能存立,春節期間飲酒過量也說的過去。黎民對傅鴻運所謂推脫責任十分反感,現在各級政府出了事首先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所有問題掩蓋起來,藏汙納奸,問題日積月累後積重難返,最終爆發出來。官場有些領導為升遷總是借口大局利益,在重大案件發生後還顧全所謂的榮譽,這是非常不負責的態度。黎民深思熟慮提出自己的建議:“我認為魏斌說法是可行的,是不是自殺,隻有屍體解剖才下結論,至於我的責任,我還是這樣觀點,要向人民負責,個人榮辱算不了什麼,我會向市委作出書麵檢討,我們還是要做家屬的工作,龔安民負責做好家屬工作,爭取解剖屍體,查清譚冠死因,也是向家屬負責。”
龔安民聽到黎民書記讓他去做家屬的工作,不覺心中竊喜,恐怕不是做工作,而是讓譚冠那個婆姨早點火化萬事大吉,譚冠案就成了鐵案,這畢竟是刑事案,紀委還插不上手。龔安民心不在焉回答黎民道:“我盡量去做說服家屬的工作,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家屬不同意,我們也不好強行。現在依法治國,家屬要告我們,那吃不了兜著走。”
傅鴻運心中想到賈鴻達沒有龔安民的配合,是不敢做出這樣的案件結論,龔安民和賈鴻達打得火熱,應該知道其中利害關係,隻有保持沉默。黎民做了總結性發言後,揮了揮手宣布散會,他讓魏斌和周子恒留下來。
會議室隻剩下魏斌和周子恒,黎民急於想知道譚冠案件調查最新進展問道:“老魏,你在公安局呆過,譚冠在關鍵時刻死亡是不是太蹊蹺了。” 黎民這次在省裏開會造訪了省委韋民書記,單獨彙報了濱江所麵臨的情況,希望省委領導支持工作,韋民書記憂心忡忡鼓勵他放手工作,必要時候給予組織保證,他有時覺得很荒唐,要想立足官場為老百姓辦實事,不得不遠交近攻,這本身就是人治的弊端,如果各級領導依法辦事,現代官場也就沒有那麼錯綜複雜。魏斌馬上回答:“我正在布置調查譚冠之時,春節過後就要向市紀檢彙報雙規譚冠,譚冠就離奇死亡,意味深長啊,公安勘查報告沒有屍體解剖是有些疑點,從現場沒有發現有人進入房間,似乎譚冠醉酒瘁死也存立,除非……”魏斌欲言又止,他簡直不敢想象下去。黎民感覺魏斌話中有話問道:“除非什麼?你大膽設想,一件案件發生,我們要有很多假設,誰都有可能成為嫌疑人,這件事情發生在賈鴻達皇宮娛樂城,我們推測是賈鴻達事先策劃的,作案動機顯而易見,譚冠要是浮出水麵,對他肯定是不利的。”黎民心裏也有這個懸念,譚冠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離奇死亡。魏斌認為沒有證據不能隨意懷疑說:“也怪我慢了半個節奏,要是及早把譚冠案情提報市紀委實行雙規,也許就不發生這樣措手不及的事情,可刑事案件歸公安局負責,我們就是懷疑也不好插手公安局刑警隊的工作。”魏斌還是不敢隨意懷疑龔安民和羅吉在其中做了手腳,按說龔安民和譚冠是兩條線的人,他們之間似乎沒有內在的聯係,龔安民膽敢涉入其中不是把自己也毀了。還有羅吉,盡管口碑不好,也不至於徇私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