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糖尿病基礎知識(1)(1 / 2)

什麼是血糖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稱之為血糖。血糖的來路有3條途徑:飯後從飲食中攝取的糖類,通過胃腸道消化吸收人血液;空腹時從儲存的肝糖原、肌糖原中分解補充;蛋白質、脂肪通過糖的異生作用,轉變成遊離葡萄糖釋放到血液中。血糖即通過上述途徑轉變而來。

血糖的濃度常受內分泌激素的不斷調節。胰島素能使血糖濃度下降,而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則使之上升。前者不足或後者過多,為血糖增高的主要原因。肝功能障礙也能使血糖一時性升高。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紊亂。它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進行性疾病,既屬於內分泌疾病,也屬於代謝性疾病。高血糖是由於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兩者同時存在而引起。糖尿病的病因到目前還未完全闡明,目前公認糖尿病不是唯一病因所致的單一疾病,而是複合病因所致的綜合症,與遺傳、自身免疫及環境因素有關。胰島B細胞合成和分泌胰島素,經血循環到達體內各組織器官的靶細胞,與特異受體結合,引發細胞內代謝的效應,在整個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異常均可導致糖尿病。

糖尿病可以按病因分為:原發性糖尿病(即平常所談論的糖尿病)、繼發性糖尿病,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一般在臨床和科研工作中,都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的糖尿病專家工作組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全國資料組提出的糖尿病的病因學分類(1997,ADA建議)為基礎的分類法。新的分類法建議主要將糖尿病分成4大類型,即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他特殊類型和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有哪些類型

1.Ⅰ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又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這是因為它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Ⅰ型糖尿病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也就是說病友從發病開始就需使用胰島素治療,並且終身使用。原因在於Ⅰ型糖尿病病友體內胰腺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已經徹底損壞,從而完全失去了產生胰島素的功能。在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的情況下,就會引起血糖水平持續升高,出現糖尿病。

在1921年胰島素發現以前,人們沒有較好的方法來降低糖尿病病友的血糖,病友大多在發病後不久死於糖尿病的各種並發症。隨著胰島素的發現和應用於臨床,Ⅰ型糖尿病患者同樣可以享受正常人一樣的健康和壽命。

2.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也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Ⅱ型糖尿病病友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卻大打折扣,因此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是一種相對缺乏。可以通過某些口服藥物刺激體內的胰島素的分泌。但到後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Ⅰ型糖尿病那樣進行胰島素治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以前對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叫法,由於這種叫法常常會引起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治療的誤解,現已被國際和國內的糖尿病界棄之不用。

3.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婦女在懷孕期間患上的糖尿病。臨床數據顯示大約有2~3%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會發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後糖尿病自動消失。妊娠糖尿病更容易發生在肥胖和高齡產婦。有將近30%的妊娠糖尿病婦女以後可能發展為Ⅱ型糖尿病。

1.其它類型糖尿病

其它類型糖尿病包括一係列病因比較明確或繼發性的糖尿病,這些糖尿病相對來說比較少見。

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

糖尿病的危害性是很大的,過高的葡萄糖可循著血液流向全身每個角落,因此,如果糖尿病不能很好地控製,則有可能產生許多並發症,影響全身組織器官,甚至連頭發、指甲也會受連累。

這裏有10個方麵體現了糖尿病對人類生活質量的嚴重影響以及人類為治療和控製糖尿病所付出的高昂代價:

1.死亡率增加2~3倍。

2.心髒病及中風者增加2~3倍。

3.失明者比一般人多10倍。

4.壞疽和截肢者約比一般人多20倍。

5.是引發致命腎髒病的第二個主要原因。

6.易導致其他慢性損害(如神經病變、感染和性功能障礙)。

7.與年齡相當的一般人相比住院人數增加2倍。

8.直接用於醫療方麵的花費包括時間、藥物、康複、護理和其他服務性工作以及物資需要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