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1 / 2)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名人專欄

作者:廖群嚴 程晨 張素娟

吳在權博士是澳門多屆立法會議員,也是澳門房地產界的資深代表人物之一,他抱著“安得廣廈千萬間”之理念,篤行房地產業數十年,配合政府推動各項利民的房屋政策,盼能使每一位市民居有其屋;他十分推崇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理念,認為一個人特別在年青時代就應樹立明確目標:修身養性,管理好家族,再幫助政府興建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之和諧社會。他不僅如此推崇,更身體力行,正踐行“平天下”之路!

【吳在權博士,權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旗下擁有權昌行地產代理公司、合拍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信福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保利時發展有限公司等,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會長、澳門第四屆立法會議員、澳門特區第一任至第三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區財政局不動產估價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區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委員、澳門福建同鄉會副會長、澳門福建學校執行校董、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常務理事、澳門城市大學校董會副主席、福建省政協委員、廈門市政協常委、廈門市榮譽市民、內蒙古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北京海外聯誼會理事、泉州市黎明大學校董、閩澳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文化交流中心常務理事、珠海市海外聯誼會副會長、珠海市拱北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特邀監督員、澳門廈門聯誼總會創會會長。】

費盡心力,引導青年人發展

“年輕人,承載著民族的希望,國家和社會的未來。他們富有活力和創意,也容易衝動和迷茫。假如年輕人不長進,就會危害社會,阻礙社會的發展。我們也曾年輕過,當下有責任和義務去引導和培養年輕人,給予他們可借鑒的經驗,助其發展。”發自肺腑的一番話,吳在權先生如此說,如此做,圍繞青年做了大量的推動工作。

在澳門房地產聯合會商會成立19周年之際,身為該會會長的吳在權先生抓住此次機會,召開了個人的論壇。此次論壇,除了闡述了社會居住問題,還特別關注到澳門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對青年人的人生規劃進行了詳細的指導。“古人有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人生觀對現代亦有深刻的影響。我亦認同,人的一生可劃分四個階段,求學、而立、創輝煌及兼善。”他解釋道,“一個人,首先要‘誌於學’,接下來‘安生立命’、‘成家立業’,隨後再接再厲,再創輝煌,最後才是發揮自己的才智,回饋社會,‘達濟天下’。”

不同的時代賦予人不同的生活環境,吳在權先生回憶過往之時成長曆程,亦是一路辛苦,一路打拚而來。“任何事,都要聯繫其相應的曆史背景來看才更客觀。從過去來說,整個社會的衣食住行完全不如現在,但大家貧富相差不大,能夠同舟共濟,互相幫助,且不以金錢為唯一目標。如今,社會高速發展,物質進一步豐富,使得一些父母在金錢方麵過度地寵愛孩子,甚至溺愛,往往缺失了精神的正確引導。”就如同《茶花女》裏的名言一樣,“金錢是好仆人、壞仆人”。吳在權先生希望青年人培養起正確的金錢觀,做金錢的主人。

隨著房產的價位日益上漲,青年人對置業的欲望也日益迫切,作為資深房地產代表,吳在權先生對該社會現象深表理解,但由於青年人第一未必具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第二有可能對成家立業的觀念未夠完整,第三需承擔的責任和壓力太重,因此他認為“青年人還很年輕,無需要急於買樓。”為了使青年人能擁有更充足的凖備和能力,在往後順利地置業,他建議從兩方麵著手,“首先要學會理財,懂得積蓄,量力而為;其次要對自己、政府和社會有信心。”

現今,吳在權先生六十有七了,問及為何關注青年人的發展,他精神矍鑠地說道,“我也是從年輕人走過來的,這個社會需要你、我、他共同去支撐,共同去關心,國家才會進步。”對此,他延伸到習近平主席的“中國夢”,“中國夢,不是習主席一個人的中國夢,而是所有中國人的;不是習主席一個人去實現的,而是所有中國人有責任去推動完成的。對青年人的關注,也要從不同範疇推動。”

嘔心瀝血,多年的社團情懷

“我認為一個人的人生中,要做的事情很多,除了生存,更應該學會生活,享受生活,感恩生活,影響生活,回饋社會,服務社會。”

八年前,吳在權先生順利當選澳門立法會議員,凡事巨細繫民生,用心為澳門。在他看來,這正是人生中第四個階段——“平天下”。“‘平天下’並非要求去當總統,而是幫國家和社會做一些。”以議員的身份出發,是他的服務途徑,更是他回饋社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