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篇 苦難 第十六章(1 / 3)

十六

岸東的巴殺熙熙攘攘,比幾年前,人多了,店鋪多了,小攤販賣的貨色品種也多了。天成和三牛也在人群中,他們被罰做勞役的年限早已滿期,假日可以請假上街了。兩人都比前幾年顯得蒼老,三牛胡子拉茬的,也不修整。他們一邊走,一邊看,隻有這個時候才能出巴力看到外麵的世界,所以什麼都引起他們的興趣。

一位新客在說書,他衣衫整齊,是用客家話說的。這位新客是自由人,這從他的衣著可以看出來,礦工都是穿礦區發的那身土黃色的衣服,沒有衣兜也沒有衣領,唐山來的自由人穿的衣服就很隨意,上衣有衣兜,多數還是對襟的布筋盤扣。說書人是一種職業,每天說的內容都不一樣,從三皇五帝講到當今中國社會的變革,聽客自願投給他一仙或半仙,白聽也可以,遠離故土的華工們可以從說書人的講古中知道很多事情,所以說書人一說起故事頗得眾人的青睞,很多人圍著聽。他說的是:

眾聽官,今天要說的是辛亥年孫中山鬧革命。這位孫中山先生是廣東香山人,早年在美國檀香山就組織了反清的革命團體叫興中會,他聯絡了一些誌同道合的誌士,在廣州舉行多次起義,他們的目標是推翻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興中會另一位領導人叫黃興,和孫中山肝膽相照。1905年夏,孫中山創建了同盟會,提出的口號是: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人群中有人喊道:平均地權,太好了,說到我們心裏去了。說書人繼續講:

從1907年到1911年,同盟會先後舉行過八次反清武裝起義,在中國南方各省接二連三與清軍展開浴血奮戰。1907年12月2日黎明,起義軍先頭部隊在廣西鎮南關起義後,攻占了三個炮台,孫中山和黃興等人親自參加戰鬥。同盟會一次次的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卻點燃了全國反清的烈火,民眾覺醒了,看清了必須推翻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越來越多的人追隨同盟會,支持同盟會的革命主張。辛亥年,也就是公元1911年4月27日,同盟會在廣州起義,由黃興親自率領八百名敢死隊襲擊兩廣總督衙門,總督張鳴歧嚇得從後門逃跑,八百名敢死隊員浴血奮戰,非常英勇,全部犧牲,鮮血染紅了廣州街頭,很多人屍體無法辨認,隻收到七十二人的遺體,民眾將他們葬於黃花崗,並立烈士墓碑。這七十二烈士大都是南洋華僑和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南洋華僑中就有從勿裏洞、邦加回去的礦工……

聽眾沸騰起來了, 紛紛問道:你說的是真事嗎?你知道勿裏洞礦工叫什麼?說書人說:當然全部是真事,我剛從唐山過來,這些事全在號外上登過。廣州起義失敗後,當年10月10日,同盟會又在武昌發動一次規模更大的起義,還是由黃興指揮。這次起義影響極大,全國許多省相繼響應,宣布反清,這次革命成功了,因為是辛亥年,所以也叫辛亥革命。清政府被推翻了,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職臨時大總統,國號改中華民國。眾聽官看看,自那時起,凡留辮子的不都全剪掉了嗎?我們再也不要清朝的小辮了!

人們才醒悟過來,原來清政府倒台了,中國沒有皇帝了, 有人放起了鞭炮慶祝,有人脫下了褂子往天上拋去。

天成扯了扯三牛的衣襟,說:中華民國是什麼東西?能替礦工說話嗎?它要是替礦工說話,我就舉雙手跟它。三牛說:還得看看,至少它得能替民眾辦事。兩人一邊說一邊走,天成想起來說:很久沒看到古農,找找他,興許在這裏能遇到。說話間,兩隻手從後背搭在兩人的肩頭,他們一回頭,原來就是古農!他們幾乎同時說:原來是你!古農也說:果真是你們!走,到我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