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篇 抗爭 第十三章(1 / 2)

十三

許可耕按魯鳴山的吩咐去碼頭接回一對夫妻,男的三十五六的摸樣,女的不到三十,他們上了樓,魯鳴山和他們一一握手,說:不用介紹了,知道你是張石同誌,你是劉玉同誌,等你們好久了,早盼著你們來。張石說:是的,本來說是年底之前要來,有些事耽誤了,到這時才來。許可耕要把他們的行李放到客房去,被他們阻止了,張石說:我們得讓你們知道,我們不是夫妻,這是上級安排的,是為了路上互相掩護,到自己的家了,我們就分開住。許可耕和朱子芸才恍然大悟,這樣,張石就睡客房,子芸說:那,劉玉姊就跟我睡吧,隻是擠了些。劉玉長得清秀,穿藍底白花布旗袍,很貼身,勾出她苗條的身姿,她高興地說:好,我正好有伴了。天成上樓送了水,便悄悄地退下。

魯鳴山關上辦公室的門,張石和劉玉跟他談話:組織上派我來傳達新形勢下的工作精神……魯鳴山打斷他的話:你剛到,先歇一會再說。張石說:一點都不累,我們還想爭取時間快點去蘇北(北蘇門答臘)。魯鳴山說:看你那麼急!還得準備準備。張石說:我還要去勿裏洞,那裏很需要我們盡快開展工作。劉玉同誌留下,她去南洋女子中學教書,哦,對了,還沒告訴你,劉玉同誌是老何的夫人,老何在你們這裏逗留過一些時候了。老魯直點頭:老朋友了,他是個好同誌啊,忙起來就顧不上吃飯了,有劉玉同誌在他身邊就好。他去了馬來亞,很快會回來。

張石給編輯部簡單地說了國內的形勢:“七七”事變爆發,日寇猖狂入侵,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國民黨在前線節節敗退,黨卻在後方發動群眾開辟敵後根據地給日本人致命的打擊,有效地阻止了敵人要在短期內侵占全中國的計劃。由於敵強我弱,這是一場持久的戰爭,要做長期鬥爭的思想準備。但是,形勢會改變的,正義在我們這一方,全國人民和海外華僑都會支持我們。他傳達上麵的精神,說:

報館的任務很重,要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團結華僑各階層、喚醒民眾參與到抗日鬥爭中;還要多寫些揭露南洋各地殖民者如何殘酷剝削華工的文章,多關心與民眾的切身利益有關的事情。我這裏摘抄了一段列寧的一篇重要文章裏的一段話,這是在二十年代寫的了,也許你們也讀過,我們來重溫一遍。列寧在《亞洲的覺醒》一文中指出:現在中國的政治生活沸騰起來了。社會運動和民主主義高潮正在洶湧澎湃地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革命民主運動還遍及荷屬印度、爪哇以及其他將近四千萬人口的荷屬殖民地……爪哇和其他群島上的很多華僑,他們從本國帶來了革命運動……張石說:自辛亥革命以後,契約華工為了爭取基本人權和改善生活待遇而采取的各種形式的鬥爭多起來了。1911年勿裏洞瑪紇華工罷工運動揭開了鬥爭的序幕,有理由相信,這一年勿裏洞瑪紇發生的華工罷工運動以及1914年勿裏洞丹戎班蘭發生的有三百多名華工參加的罷工鬥爭,都是在辛亥革命的影響下,華工民族意識覺醒和團結鬥爭的表現。南洋華工的覺醒必然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是民主力量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將會對殖民製度產生巨大的衝擊……

魯鳴山聽了張石一席話激動地說:我們一定按上級的指示,把報紙辦得更貼近大眾。張石補充說:報館還有另外的重要任務:這裏是大陸與南洋各地以及去歐洲的中轉站,要配合組織上的安排,一定要保證過往同誌的安全;第二,要培養優秀骨幹,送他們到大後方,支援抗戰。魯鳴山點點頭。

張石轉了話題說:我在香港看了你們連載的《南洋契約華工的血淚控訴》的文章,非常感人,文章裏提到的河婆張家厝人張天成如今在哪裏?魯鳴山說:你問他做什麼?張石說:不錯的話,我和他是老鄉,我應該認識他。魯鳴山一楞,說:剛才那位大哥,他就是張天成。張石非常意外,說:快叫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