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讀 者
十八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印尼的契約華工集中在邦加、勿裏洞錫礦區和蘇北種植園區,先後有幾十萬華工為了開發錫礦和種植園悲慘地死去,那是一段華工苦難深重的曆史,在印尼華僑史上也是悲慘的一頁;那也是一段華工與當地部族友好相處、共同開發印尼的曆史,對印尼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很希望有人用活生生的人物和筆觸反映那段曆史,長篇小說《風雨南洋未了情》生動地再現了那段曆史,讀後催人淚下,因此,謹向廣大印尼華人、特別是向當年的華工後代推薦此書。
這是一部反映印尼華僑史的力作,讀《風雨南洋未了情》,華僑先輩們的苦難曆曆在目,每一個華工的命運都涵蓋著那個時代契約華工的苦難,他們的思鄉之情又暗示著海外華人幾百年來不曾改變的與祖根的牽連和尋根意識。小說寫了殖民時代的殘酷,寫了華工悲慘地死亡,也寫了他們的追求與對公平社會的憧憬,他們是用含淚的堅強和不屈服的抗爭麵對苦難和沉重的曆史,小說寫了絕望中的希望,使讀者看到什麼是華僑的性格。小說還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廣大南洋華僑支援祖國革命事業的曆史事實。
我是勿裏洞出生和長大的,父親邱佛鄰四十——六十年代初是勿裏洞中華勞工總會新路分會會長,我從小就聽父親講述勿裏洞華工的事跡。本小說寫華工的生活狀況參考了勿裏洞中華勞工總會會長盧秋生的回憶錄片段,父親和他交往甚篤,他們中一批僑領,幾十年來和當地印尼勞工團體,共同團結廣大的中印礦工為爭取自身的合法權益做了大量工作,並努力改善華工的福利和生活。讀了此書,使我倍感親切,書中所寫的礦工當年的生活狀況、勞動條件全是真實的,在岸東、瑪紇、新路發生過的礦難及鬧工潮也確有其事,雖然曆史已然逝去,小說讓我們重溫那段苦難,讓我們銘記它。
作者許瓊玲為苦難的契約華工撰書,實現其後代的願望,我們衷心感謝她。
邱國武
2013年秋季於北京
邱國武簡曆
1948年出生於印尼勿裏洞,1966年隨中國大使館人員回國,同年在中國外文局國際書店工作。1983年調國家體委,先後在中國體育服務公司、中國國際體育旅遊公司任辦公室主任、總經理助理等職。1997年後,任北京市僑聯十一屆、十二屆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僑聯六、七屆委員會委員。現任北京市僑聯顧問、北京印尼歸僑聯誼會監事長、世界華商體育產業協會副會長、中華經濟文化發展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北京崇正國際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