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麼意思?”流雲的話讓我的好奇心提到了頂點:“你難道認識他?”
流雲微微搖了搖頭:認識算不上,但是我認識他背後的那個東西。
聽到流雲這麼說,我才想起趙毅背後那個像鬥笠一樣的東西,我問流雲那是什麼?
流雲緩緩的說:那是血滴子。
血滴子?聽到這東西,我倒抽了一口涼氣。
所謂的血滴子算是一個組織,也是一個武器。
這種武器殺人的方式,是專門把人頭從人的脖子上取下來。可以使人頭和脖子分開的武器很多,大刀砍、利斧揮,都可以達到目的。
而這個血滴子卻不是尋常的武器,從可以看到的記載中,它在使用的時候,是“放出去”的。
然而它又不是可以“取人首級於千裏之外”的飛劍。它使用時,和目標的距離不會太遠,把血滴子放出去(或者是拋出去),它會把目標的頭罩住,然後割下目標的頭,再收回來。割下的人頭,就在血滴子裏麵被帶了回來,所以被害的目標,就成了無頭屍體,十分恐怖。
發明這個武器的人就是雍正,而將這個武器用到極致的,是年羹堯。
據說當年年羹堯被雍正賜死,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知道了血滴子的秘密,雍正怕年羹堯有反心,到時候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索性就先下手為強,直接就將年羹堯給解決了。
後來血滴子這個武器從年羹堯被殺開始,就在民進流傳開了。
那是因為之前年羹堯在的時候,那些人都在年羹堯的手下,年羹堯一死,那些人就群龍無首,自然就隻能靠自己去尋找出路了。
當然,會血滴子的分成了兩批人。
年羹堯一批手下,還有就是雍正的手下。
兩批人的發展也完全不同。
雍正手下的那些人說白了就是殺人機器,他們的手裏染了無數的鮮血。
就跟當年的日本人比賽殺人是一個道理,為了彰顯自己的功勳,他們也在自己的血滴子上做上了記號。
用須木根做成一條細線,每殺一個人,就將須木根編隻一條上去。
須木根這東西隻有皇家才有,就跟金絲欖木一樣,不會腐爛,而且韌性也很好,可以保存很長的一段時間。
這就是他們用須木根的原因。
所謂的血滴子其實外形也差不多跟帽子一樣,真正的樣子倒是跟跟高帽差不多。
須木根就是從血滴子的頂部牽扯到邊緣。
就跟我們的鬥笠差不多,自然殺的人越多,越像是鬥笠。
“也就是說趙毅身後背著的是血滴子?”我看著流雲緩緩的說:看樣子那血滴子殺了不少的人。
流雲卻對著我搖了搖頭,讓我瞬間就具的傻眼了。
他對著我說:趙毅身後的是血滴子,但是不是你說的那種血滴子,他身後的血滴子,恐怖多了,這你就要讓我把話說完。
我剛才說的是雍正手上的血滴子,這種血滴子隻是對於普通人有威脅作用。
真的對上了陰人的術法,其實贏麵也不是很大。
年羹堯的手下那批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遭受著全國各地的追殺,特別是雍正手下的血滴子,兩方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麵,因為年羹堯那批手下的血滴子的存在,會威脅那些人的地位。
年羹堯的手下是上過戰場的,所以他們會技高一籌,隻是過不敵眾,最終他們還是被一個個的消滅了。
他們之中為首的那個最後帶著僅剩下的幾個人,上了茅山,做了道士。
一開始沒有人知道,他們會用的也隻有血滴子,所以自然而然就將血滴子給改進了。
為了不讓別人將他們區分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那幾個人捉鬼活著殺鬼之後,火抽出鬼物的一絲絲的魂,放進特製的竹條內,浸泡七七四十九天,這樣那一絲絲的魂就融入了竹條之中,加上浸泡之後的顏色跟皇帝那些人很像,所以確實很難分得開。
但人算不如天算。
一開始那些人為了自己的性命,卻是在茅山過上了一段安穩的日子。
隻是這個安穩是相對於他們領頭的說的,另外幾個人其實根本一點都不安穩。
以至於幾個月之後,他們聯合在一起,下山了,出賣了那個已經決定歸隱的老大,算是真正的道士吧。
其實道士一開始也是有所準備的,怕他們不回來,將他們的血滴子做了手腳。
這一切他們三個人根本就不知道。
如果他們三個人,能夠安穩的回來,那就肯定沒什麼事情。
如果不安穩,那就是隻有死路一條。
但是很多時候,都是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