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那一班公子哥多,卻基本都是好學上進型的,除了智力先天不太好的,像博文同學外,其他像子宸、曉風、雲帆學習都是很好的。
梓緋後來才知道,之所以能和宇飛同桌,是因為他父母對他的學習很不滿意,在期中考試後,特意找班主任讓給調個學習好比較安靜的女生同桌。結果是,梓緋進入了他們那個很難進入的小圈子,宇飛的成績從期中考試的二十多名進入了期末考試的前十名。
有趣的是,他們六個人,除了雲帆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而且一直在本地生活外,其餘的像梓緋、博文雖是本地人,但隨父母在外地生活遊曆過,而子宸、宇飛、曉風三個,本來祖籍就都不在這裏,是隨著父母的工作升遷調動才到了這裏,所以大家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總有說不完的新鮮話題。
那時候,他們幾個男孩子都喜歡梓緋,特別是宇飛、雲帆和子宸,少年時代的感情既朦朧又單純,不過梓緋受的教育很正統,她隻是把大家都當好朋友看。
對梓緋他們來說,那時的學習很輕鬆,他們六個常常放學後和周末去城南河邊的沙灘上玩,說玩,其實也就是大家一起走走鬧鬧,說說日常趣事,說說以後的理想。梓緋五六歲的時候練過毛筆字,學過畫畫,後來雖然不寫不畫了,對書法繪畫卻仍是喜歡。他們都喜歡音樂,子宸擅長笛子,曉風愛彈吉他,有流行的歌大家一起聽過後,就要求他們倆給演奏出來。不過,談到理想,那時,子宸和梓緋的理想一樣,都是以後當作家。
初中畢業,子宸、宇飛、曉風、雲帆和梓緋都考入了曆城最好的一所中學,博文沒有考進去,他那當銀行行長的父親花了大價錢他也進去了。高一一共八個班,六個人暑假在一起祈禱了好久不要分開,結果卻是六個人在六個班。高中的學業要比初中繁重多了,雖然大家也時常見麵,不用說話也知道心裏有彼此,但聚在一起的時間遠沒有初三時那麼多。
變故就發生在高一那一年。
開學不久,曉風在財政局工作的媽媽突發心髒病去世,連一句話都沒有留下,整個人像是懵了的曉風還沒有從沉重的打擊中緩過來,就發現原來他一直引以為榮的那個當副市長的爹,在外邊一直是有年輕情人的。他不知道他媽媽生前是否知道這件事,在他的印象中,媽媽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積極樂觀、慈愛有加,他也一直以為父母是非常幸福的一對,他們家是這世上美滿又令人羨慕的家庭。
曉風不願意再和父親說話,人也變得沉默,雖然有那些朋友的陪伴開解,他還是不願意再麵對那個支離破碎充滿欺騙的家。在他的強烈要求下,高一第一學期還沒結束,他就被遠在上海的外婆家接走了,去上海生活讀書。
那之後,曉風刻意不和大家聯係,大家再見麵,已經是時過境遷的事了。
這是他們六個人第一次經曆了懂得感情後的分別,第一次看到了人生殘酷的一麵。不過那時他們年少,以為那也就是漫漫人生路上偶然中的偶然,世界依然是美好的,起碼那樣的悲劇再與他們無關。
然而,接下來,是子宸。
梓緋動了動有些難受的脖子側了側頭,睜開眼睛從飛機窗戶往外看,東方已露出一線紅霞,有明亮的星星綴在青白色的夜空。那時,他們說過隻要有機會,一定要一起去太空呢。
她突然覺得有些冷。
縮了縮雙肩抱住胳膊,窗外黎明前的夜空裏,似有他的眼睛閃爍。沒來由的,她一陣心酸,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