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你為了陪我,放棄了繼續讀研,這些年,你後悔過嗎?”山村的夏夜有點涼,子宸往梓緋身邊靠了靠,側身伸過一條胳膊搭在梓緋身上,把梓緋輕輕攬在懷裏,嗓音低沉。梓緋微微掙紮了一下——已經不適應了呢。
“不後悔。”梓緋毫不猶豫地輕輕回答,又輕輕歎了口氣,“隻是,這些年,也沒能幫到你什麼。”
“不,我不要你幫我,我隻要你好好的,好好的,你好好的,比什麼都好。”子宸有些顫抖,緊緊地把梓緋抱到懷裏,胳膊越收越緊。
大學畢業的時候,子宸一心要去穆天榮所在的省會城市弭城工作,目標是省城的法製報記者,以便借工作之機收集穆天榮犯罪的證據。喜歡讀書的梓緋就放棄了保送讀研的機會,也在省城找工作。可臨到最後,法製報因為領導變動崗位有所調整,暫時取消了招聘崗位,子宸去省城工作的機會落空,不得已,兩個人就就近在大學所在的京城找了工作,子宸在一家國際報刊做記者,梓緋在一家高爾夫雜誌當編輯。
這期間,但凡是有到省城出差采訪的機會,子宸一個都不放過。為了深入接觸上層圈子,知道一些官場內幕,子宸也用盡心思結交一些京城、特別是省城的權貴人物。
那時候,打高爾夫球是名利場非常盛行的戶外運動,除了職業選手外,有很多高爾夫球俱樂部的會員是來自商界、政界、軍界、娛樂圈等的各色重量級人物。梓緋的工作就是奔波在各大高爾夫球場、俱樂部報道一些賽事活動,可以輕易近距離接觸到那些大佬。有趣的是,幾乎所有打高爾夫球的人,都覺得打高爾夫是一件值得向人顯擺很有麵子的事情——貴族紳士運動嘛,所以都非常喜歡自己在球場擺POSE的照片,那時沒有自拍一說,沒有微信,沒有朋友圈,大家對於圖片能上媒體很是樂意,也願意把圖片留存然後給親朋好友分享。
這樣,就需要能名正言順進球場跟著他們,看他們打球並隨時抓拍的攝影高手。比如你打個一杆進洞,打個老鷹球,這樣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你也不可能揮完杆了再找個人來給你補拍——人都散了,大家也不可能為了讓你拍照回到那個洞給你當背景。
球手是不能兼著拍照的,必要的高球禮儀禁止這些行為,球童一般是不會拍照的,梓緋可以,但梓緋是不會給他們拍照的,因為她常常要帶著子宸,讓他以私人攝影記者的身份隨行,特別是到弭城報道賽事的時候,這樣做的目的是在和那些顯貴的閑談中,發現官場秘辛,或者是與那些人搭上關係,這邊的人脈,以後也許用得著。
這期間,梓緋和子宸的高爾夫球水平直線上升。梓緋雖然喜靜,卻在體育方麵很有天賦,什麼遊泳、乒乓球、打高爾夫球,都是一學就會,再學就精,其實她不怎麼喜歡高爾夫,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她的最好成績就達到了87杆。子宸比梓緋忙,沒有那麼多時間經常去球場練,也能經常破90杆,技術理論相當不錯。
因為有梓緋的關係,他們練球打球都是不花錢的。那時候,平民是不會去打一場球要花費上千元的高爾夫球場的,當然現在也不會,所以有經濟能力經常打球的就是相對固定的那些人。來打球的人,也幾乎都是開著或坐著豪車來的。
一場球18洞打完,一般需要三四個小時,梓緋和子宸跟在那些大佬旁邊,常常會幫助球手分析賽道情況、風向、適用的球杆、力道、擊球角度等,子宸還常常會幫球手們開球場電瓶車到下一個賽道,這樣一場球打下來,就會和大佬們混的很熟,除了聊球,那些人還會順便聊些他們身邊的新鮮事、齷齪事。
為了方便接收照片,大佬們賽後基本都會留下手機號、郵箱、郵寄地址。對於一些特殊人物,子宸還買了一些當時流行的電子相冊,把每個人的照片貼心地修圖處理後分別保存,然後快遞或是直接送給對方,想想,如果你有一天突然看到照片上的自己在優美的大自然裏帥氣逼人或是貌美如花,那會是怎樣的一種矯情。是吧。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三年,在梓緋和子宸有意無意的“引導”下,終於在幾位省城官員和商界頭麵人物的閑聊中,了解到了穆天榮升遷以及維護官位的軌跡。
穆天榮並沒有什麼大的背景和靠山,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和口碑,他在官場的通行證,就是他處理關係的八麵玲瓏,以及在什麼時代都能解決大部分問題的錢。他靠著這些手段,從一個不大的普通城市的公安局局長,一路升到了省會城市的海關關長。這可是個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