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一到朝臣們都可以守在家中了,守靈的十日他們可以說是七情六欲統統都不能夠得到滿足,回家後仍舊必須齋戒不能吃葷菜,一個個心中都叫苦連天了。
第十五日的時候冥王的棺槨要抬到宣禮殿,由皇家人和三品以上的大臣集體進行三跪九叩。國不可一日無君,德公公在宣禮殿拿出了冥王身前留下的第一道傳位聖旨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即位三十又六年,天下太平,萬民皆安。君臣和睦,吏治明清。上不愧天,下不畏地,可傳千載。皇太子冥嶴,德行有榮,不棄忠臣,不寵奸佞,甚肖朕躬。朕傳位於皇太子冥嶴,望朕諸兒且勠力同心共謀社稷,諸臣擁戴新君。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跪拜,低頭斂去各自的神色。
德公公頒布的隻是第一道聖旨,第二天到金鑾殿的時候還要頒布第二道,才算是真正傳位成功。伊冥傳位曆來都是這樣的,兩道聖旨可以防止傳假旨的事情發生。
翌日,德公公再次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太子冥嶴繼皇位,大王爺冥奉先為攝鎮王,欽此!”這封聖旨隻有短短一句話卻讓人摸不著頭腦,一般設立攝鎮王都是皇帝年幼或是皇帝身虛體弱才會如此,誰也不知道冥王腦子裏想的是什麼。
大王爺冥奉先聽了聖旨內容也很是吃驚,他被封為大王爺以來他和自己父皇都很少有單獨見麵的機會,聖旨上卻讓他做攝鎮王。
“臣等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跪拜,一身孝服的秦嶴一步一步走向龍椅。
“眾卿家親身。”大手一揮,自此秦嶴登上皇位,成為伊冥的新皇。
由於先皇駕崩突然,新皇登基大典的日子選在先皇棺槨入皇陵後的第二天。這一天整個皇宮和太子府都處於忙碌之中,龍袍皇冠先皇早已經提前準備好,一大早德公公就將龍袍皇冠送到了太子府。新皇繼位的皇榜早已經貼出去了,祭天的地址是在青山寺,一路上百姓沿街叩拜。
祭天是登基過程中最為隆重的儀式,祭壇呈圓形,代表著天圓地方,祭壇的形狀就是天的形狀。秦嶴著黑色龍袍,裏麵穿著袞服,上麵繡著日月星辰,頭戴垂著前後個十二旒的皇冠。
秦嶴的腰間插著畫有伊冥山河地形的旗子,手中執著玉奎對著天地行大禮,起身後將玉奎插到腰間用旗子遮住。一旁很快就有內侍拿著淨手的水盆給秦嶴淨手,淨過手後他才重新拿起玉奎走上祭壇。
待秦嶴走到祭壇的正中央時鼓樂齊鳴,屠夫手中的大刀一揮牛羊就倒地,由禮部知常西門笠捧著牛頭走上祭壇交給秦嶴,這是給天地的供奉,有祈求登基後風調雨順之意。接著秦嶴將玉奎重新插回腰間,跪下點燃積堆,濃煙滾滾而來,秦嶴再次手執玉奎起身。
待秦嶴走下祭壇,鼓樂聲加大,群臣跪拜,呼聲響徹天地,祭天儀式算是正式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