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大鬆山上(1 / 2)

上古時期,諸神共存,天材地寶數不盡數,在無數的資源堆積下,首先便滿足了煉器術興起的一個最主要的條件--材料問題,之後經過幾代人的摸索努力,一整套係統的煉器方法以及新的煉器之人的出現代表著煉器術開始興盛起來的。

陳鋒已經來到大鬆山三天了,三天前,在看過楠楠之後,陳鋒便放心的離開了浮屠山,跟隨著劉奕守來到這大鬆山。

大鬆山之所以叫這個名字,便是因為山中有一棵巨大鬆樹,樹幹粗壯挺拔,枝繁葉茂,扶搖直上青天,猶如一座鬆塔一般。

第一次見到如此宏偉的鬆樹,陳鋒也吃了一驚,巨鬆樹幹好像是一根撐天的柱子,傲然挺立,茂密的樹冠直插雲霄,一眼望不到盡頭,它的根莖死死地抓在山石中,猶如詩中所描述的那樣,“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始終屹立不倒,劉奕守曾對陳鋒說,巨鬆便是這大鬆山的命數,若是這巨鬆一倒,世上便再無大鬆山。

三天來,劉奕守將他父親歐冶雲所寫的全部資料拿出來交給了陳鋒,並不時為陳鋒講解所有他不懂的東西,二人在三天的時間裏一問一答,互相探討,誰也沒發覺時間的流逝。

自從看到歐冶雲寫的那些煉器心得,陳鋒便被深深的吸引住了,現在的他就像是一塊幹癟的海綿一般不斷的吸取著這些知識,渴望著充實自己,而劉奕守自然樂於見到陳鋒這幅好學的樣子,一老一少一拍即合,極有默契的研討下去。

事實上,陳鋒在第一次接觸到煉器的時候還有些震驚,因為那種煉器方式怎麼看都感覺像是在煉丹,雖然煉器並不像陳鋒所想的那樣,以打鐵的方式進行,但是新的煉器方式也讓陳鋒有點小小的驚訝。

不過修士的煉器之術倒是與普通的鑄劍有相通之處,都是不斷錘煉材料中的雜質,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隻不過方式不同而已,修士是以自身元力在火焰的錘煉下,去除材料中遺留下的雜質,直至完成雜質的剔除的目的,實現最後的融合。

而這其中卻是需要一個媒介,這個媒介就是一個巨大的爐鼎,就像煉丹需要煉丹爐一樣,陳鋒沒想到這個世界的煉器竟也是如此,或者說煉丹與煉器本是同源,隻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的開始兩極分化,分屬為兩個不同的領域。

三天的時間,陳鋒以令人刮目相看的速度讀懂了書簡中的全部內容,更是舉一反三,將一些新的理論不斷的融入到其中,更是讓劉奕守驚歎不已。

見到陳鋒合上最後一本羊皮書,劉奕守滿臉讚歎的看著陳鋒,甚至略帶嫉妒的說道:“若是你肯將全部心思放在這上麵,不出二十年,世上便有一個新的九級煉器宗師,甚至達到那傳說中的境地也不是不可能。”

“師兄,您就別逼我了,您也知道,我的目標不在於此。”陳鋒苦笑著搖了搖頭,這已經是對方不知道多少次說起這件事了,不管怎麼樣,他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初衷的,也許這也是刀魂能看重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