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更年期需要特別的保健(1 / 3)

更年期是人體由成熟邁向衰老的過渡階段,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生命活動的客觀規律。更年期的到來會導致中年人生理和心理上有諸多變化,不注意調適與保健還會誘發各種疾病。對於中年人來說,更年期的健康保健十分重要,它關係著中年人的生活質量。中年人對待更年期首先從要心理上做好準備,並做好自我保健工作,以保證自己能健康地度過更年期。

自我保健與關懷的措施很多,比如:合理飲食、適當鍛煉、戒煙戒酒、定期體檢、保持情緒樂觀等。這樣不僅可以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還可預防疾病,通過這些保健措施,中年人一定能獲得健康身體,平安度過更年期,過好人生後半生的時光。

1.更年期:中年人的特殊時期

人的一生,由生命開始到衰老死亡,要經過三個大的階段,即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成年時期、老年時期。在這三個階段中,又有兩個轉化時期,一是由童年步入成年的發育期,這是青春期;一是由中年踏入老年之時的過渡期,稱更年期。

中年時期既是生理衰退時期,又是人生黃金時期,所以,中年人一定要做好更年期的自我保健工作。

人類由中年階段步入老年所經曆的一個特定的階段,稱更年期。這是人體由成熟走向衰老的一個必經過渡階段,是生理功能發生退行性變化的自然現象,也是人體進入老年階段的前奏曲。

更年期主要表現為人的內分泌功能減退或失調,最突出的是性腺功能的變化。這一變化或輕或重都會引起體內各係統一係列的平衡失調,使人體的神經係統功能與精神活動狀況的穩定性減弱,從而導致人體對環境的適應力下降,對各種精神因素和軀體疾患都比較敏感,以致出現情緒波動,感情多變,並可誘發多種疾病。

婦女的更年期一般發生在45~50歲左右,主要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及其他症狀,最後月經自然終止。其經曆時間一般在絕經前期和絕經後期的1~2年或4~5年。更年期對於每個婦女來說,有遲有早,遲的在55歲左右仍在行經,而早的婦女35歲已自然絕經。若早於40歲絕經的稱“早絕”,晚於55歲絕經的稱“晚絕”。如果由於某種原因而做卵巢切除手術或放射療法等,人為地停止卵巢功能而絕經的稱“人工絕經”。

根據人體生理功能的衰退變化規律,無論男女都必然要經過一個生理逐漸衰退的過程,最後進入老年階段。這個衰退過渡期就是更年期階段。因此,女性有更年期,男性也不例外。

男性的更年期,在生理及體征上的變化,不像女性那樣明顯,如男性的生殖器官睾丸的功能也有逐漸降低的變化,但並非導致最後完全喪失功能。在性生理方麵主要的變化是睾丸產生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的功能低下。有資料表明,40歲以後的睾丸生成的精子數量,明顯低於40歲以前的睾丸生成的精子數量,但是即使男子到了老年,依然還有生精現象,因此古稀老人獲子也不足為奇。曾有報道,一位94歲老翁喜得貴子。但是老年人的睾丸產生精子的能力較以前已大大減弱。不僅如此,在睾丸產生精子的能力逐漸減低的同時,睾丸所分泌的男性激素睾丸酮的水平也是逐漸減低,這種變化與睾丸分泌睾丸酮細胞(雷氏細胞)數目的減少有關。因此,男子的生殖器官睾丸的功能,同樣有一個逐漸衰退的過程,隻是不會完全喪失功能。這與女性更年期性腺、性激素的變化有著根本區別。正因為如此,步入更年期的男性,幾乎沒有女性那樣明顯的不再排卵、絕經、生育能力喪失的標誌,以及伴隨出現的明顯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症候。但是,這個時期的男性,同樣會出現許多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危機。

2.更年期的心理與生理調適

更年期標誌著中年向老年的過渡。這個階段是生理和心理上比較明顯地呈現衰老過程的一個起點,是一生中變化比較劇烈的時期。

無論男、女進入更年期後,其生理和心理均發生較大的變化,心理承受力也明顯下降,與年輕力壯的青年時期相比,已相去甚遠,再加上在更年期要麵臨身體轉衰,疾病易生,子女不在身邊,親友之故等等來自於自身的、外界環境的改變,所以,人們稱更年期為人生之中的“多事之秋”。

更年期主要的生理、心理變化是由於大腦功能在某些方麵的衰退,對身體各係統功能調節進一步失控,內分泌係統功能下降,卵巢和睾丸分泌減少。具體表現為月經紊亂、性功能下降、性欲減退、記憶力下降、感覺遲鈍、動作緩慢等。這些變化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緩慢而不顯露的,可以通過自主神經係統的調節及相應的行為改變來適應。但有些人的變化較快而突然,以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出現較多生理反應,如心悸、呼吸不暢、眩暈、麻木、刺痛感、耳鳴、失眠、腸胃功能紊亂、食欲減退、便秘等;同時,心理活動也發生變化,如情緒易波動而不穩定,焦慮、敏感,好借故生事,多疑、憂鬱,好爭吵,因小事而衝動,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安而無主見,絮叨多話,易起無名怒火等。

更年期出現的症狀和變化,輕重程度不同,如果多而集中,稱為“更年期綜合症”。這是功能性變化的病症,不是器質性病變,經過一段時間,這些症狀可以逐步消失。因此,不必過分擔心或憂慮,要正確對待,泰然處之。許多事例說明,健康的心理、樂觀的情緒,常常是戰勝疾病的有力武器。如果平穩地渡過更年期,還能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作出有益的貢獻。反之,整天心煩意亂,憂心忡忡,悲觀沮喪,惶惶不可終日,均會削弱機體免疫和器官係統的整體功能,加重更年期綜合症的症狀,並對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後果,也可能影響家庭關係。

中年人應學習有關更年期的知識,了解這一生理規律,從而避免因輕視、疏忽或妄加猜測而導致的焦慮不安;同時要努力提高自我控製的能力。意識可以控製人的行為,有意識地控製更年期的各種症狀,就可使症狀減輕或阻止其發展。對於症狀帶來的苦惱,要善於自我寬解,適當調理,使機體功能早日恢複平穩。有些人在更年期時盲目疑慮自己身上所出現的任何一點不適,以致食不甘味,寢不安寧,精神上的不安定又進一步使機體功能失調。

其次是要正確對待症狀,有病早治,適當調理。人到更年期,不論有無症狀出現,都應該主動地、及時地求診以取得指導,更多地了解有關更年期生理及心理變化的知識和應對方法。要相信科學的檢查結果,如果發現器質性疾病,就應積極治療;若係更年期反應,則不必介意,保持鎮靜,避免盲目疑慮和不必要的恐慌。在治療更年期綜合症時,應盡量少用藥物,以免帶來不良的副作用。最好采取積極的自我調整措施,如注意勞逸結合,起居有常,飲食有節,適當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以及進行放鬆訓練等。

應該指出的是,男性在出現更年期綜合症的症狀時,決不可輕易下結論。因為男性更年期內髒器質性疾病發病率比較高,例如惡性腫瘤、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症等,這些病的早期也出現類似更年期綜合症的症狀,必須仔細檢查,以免貽誤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夫妻進入更年期,日常工作、生活起居等,應互相體貼,相互關照,安排好生活起居事宜。如何達到目標呢?

①了解生理特點

更年期是人生當中的一個生理過程,屬於情緒不穩定期。夫妻雙方應正確認識這一過程中的生理與心理變化,可避免許多誤解,不致產生許多不應有的矛盾。如有的人會出現煩躁、猜疑、發無名火等反常表現,甚至會很“粗暴”給人的感覺是“他變了”。甚至有些女性表現更為突出,一反平日的賢惠、溫柔,經常心情煩躁、憂鬱、多疑、脾氣大等等,這都是難免的,切勿大驚小怪,疑神疑鬼,更不能采取火上澆油的行動,應冷靜處理,維護和睦的家庭關係。

②學點心理學

更年期夫婦不僅要懂得人的生理特點,還要學一點心理學知識,這對調適夫婦關係,正確處理生活中發生的矛盾,防止矛盾甚至悲劇的發生,極為重要。如能這樣,在遇到更年期異常反應時,就會采取正確對策,對他(她)寬容大度,主動照顧,體貼關心,從正麵積極配合他(她)度過這個不適應階段,從精神到行動上幫助他(她)順利度過更年期。

③互諒互助

在以婚姻和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家庭中,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庭關係中最基本的關係。既有感情上的相互愛慕,又要盡社會職責,因此,夫妻間需要高度的融洽與和諧。特別是更年期夫婦,他們為社會、為家庭奔波了大半生,多少風風雨雨都並肩扛過來了。此時,夫妻間更需要互諒互助,恩愛有加,生活幸福。

④和睦相處

夫妻恩愛,和睦相處,即使在缺乏兒女們的愛、尊重和孝敬的情況下,也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精神狀態的好壞,可直接影響健康狀況。人在精神狀態極佳的情況下,體內能分泌出有益於機體的物質,這些物質能將體內血液的流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程度調節到最佳狀態,這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是大有裨益的。反之,若夫妻感情不和,整天悶悶不樂,生活中充滿“火藥味”,則會影響體內有益物質的分泌,使體內的生物化學平衡發生劇烈的衝突而易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代謝障礙等一係列疾病。因此,更年期夫妻與家人宜和睦相處。

⑤多幹家務

男女無論任何一方,都可利用空閑時間多幹一些家務活,多分擔一部分家庭的責任,除可以調適夫妻關係以外,還有不少其他的好處。如此既可以解除心理上的寂寞無聊感,減少對身心健康不利的因素,又可以增強體質,保持旺盛的精力;但更重要的還在於融洽與老伴的感情,使之覺得對方知冷知熱,家庭裏有溫暖感。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家庭日常生活的情趣,還會增進夫妻感情,使自己身心健康、生活美滿、家庭和睦、夫婦和諧,安度幸福晚年。

3.男女分別從何時進入更年期

人類的出生、發育、成熟、衰老和死亡,是生命曆程中的必經過程,是任何人都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更年期正是人生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曆的一個特殊時期。

在男女一生中,每個時期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動的具體進程並非完全一致,男女中年人要根據自己的年齡與身體狀況做好各自的更年期保健工作。

中年男女進入更年期的時間略有不同,下麵分別予以介紹:

(1)婦女從何時進入更年期

婦女的更年期與絕經有關,絕經標誌著女性一生中生育後代能力的終止。目前國際上已公認的絕經期是從41歲開始的。因為婦女在40歲左右,卵巢的內分泌功能逐漸衰退,排卵的次數逐漸減少,受孕機會也隨之減少,性生活能力開始下降,月經稀少以至停止。但更年期的早、晚亦因人而異,與種族、地區、氣候、遺傳、營養、健康、經濟狀況、初潮年齡及生育等情況的不同而表現各異。總體看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素質的提高,更年期的年齡有後延的趨勢。

更年期是從性腺功能開始衰退到完全終止之間的轉變時期,這一轉變往往會因個體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很難肯定更年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但卵巢的內分泌激素減少到一定程度,婦女就不再行經。現在都公認婦女自然停止行經1年,就是自然絕經。停經1年後又突然來潮,甚至懷孕的情況,雖不能說絕無,但也是少有的。除了因一些疾病需要而施行手術或放射治療以終止卵巢功能以外,一般在絕經之前就有了更年期的變化;絕經之後,一些更年期的症狀還可能持續一段時間。這樣,從臨床上就很難準確掌握,因此隻能從一個人的絕經年齡來估算她的更年期開始時間。另一方麵,從西方曆史上一些記載可以看到,婦女絕經的年齡雖然略有推遲,但改變不大。公元前婦女平均40~50歲絕經,中古時期35~60歲,目前西方國家一般是42~58歲。

我國曾在1980年調查29個省市13萬多名婦女,自然絕經的年齡是在42~58歲之間,平均49.5歲,當然還有個別的早到39歲,晚到60歲。更早或更晚絕經的年齡都應引起注意,直到查明無其他異常為止。實際上95%的絕經是在50歲前後,農村婦女平均比城市的提早2年。1989年由南京醫學院組織全國23個單位成立的全國範圍絕經期婦女健康調查協作組,對醫藥人員及教師、紡織女工、農民3組婦女各約2000人抽樣調查的結果,自然絕經的平均年齡為40±3.7歲,在40歲以下的隻占3.1%,35歲以下的占1.1%。分析影響絕經年齡的因素有:初潮年齡的早晚,母親絕經的年齡,曾否受孕生育,農業區與城市,文化及工作性質等。但發生更年期症狀的比例不隨絕經年齡的不同而變化,有人絕經較早沒有不適,有人出現了不適症狀相當一個時期後才完全絕經。根據生理指標的測定,更年期大約在絕經前10年開始,即40歲左右;絕經後約10年時間,卵巢功能才完全消失,人就進入老年期。

(2)男性何時進入更年期

男子從何時進入更年期?將持續多久?這個問題難以準確地回答。男性更年期的實際發生年齡,一般認為比女性稍推後,可在50~60歲這一階段。現在多數學者認為,人的衰老變化從40歲左右就逐漸明顯了,但真正影響到工作、生活、學習各方麵的時候,應該是在60歲以後或65歲以後。很多國家規定60或65歲為退休年齡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不少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都規定65歲以上為老年。亞洲太平洋地區由於許多國家的平均壽命較低,1980年12月,在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亞太地區以60歲以上為老年人。我國中華醫學會老年學會根據這次大會標準製定出我國的老年期劃分標準如下:45~59歲為老年前期或稱初老期;60~89歲為老年期,90歲以上為長壽期。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1億以上,據預測,2025年將達2.8億;2045年達到高峰,平均每4個人就有一位老年人。根據年齡和平均壽命增長的趨勢,結合我國男性的生理結構和特點,可以認為,我國男性的更年期在50~65歲之間。

4.更年期婦女的特有表現

潮熱、汗出是婦女進入更年期後最早和最多出現的特征性標記,發作時間不定,嚴重者可影響到病人的工作、學習、睡眠和身心健康。婦女在更年期內有了這一現象,要多加注意,做好自我保健工作。

婦女更年期表現出的潮熱、汗出症狀,多與精神因素有關,如發生在煩惱、動怒、緊張、興奮、激動等情緒變化後,發作時間多在下午、黃昏或夜間,在活動後、進食後或穿衣蓋被過多等熱量增加的情況下都容易發作。一些婦女會忽覺一股熱氣自胸部向頸部、頭麵部上衝,繼之頭、頸、胸部,甚至背部皮膚突然發紅,全身烘熱,伴有每分鍾脈搏加快,出汗、心悸、眩暈等症狀。症狀消失後,約有半數病人汗水淋漓,畏寒發抖,也有少數人表現為怕冷,麵色蒼白。潮熱、汗出發作的頻率、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個體差別很大,有些更年期婦女偶然會發作,時間短促;有些則每天數次,持續數秒至數分鍾不等;嚴重者可頻繁發作,甚至數分鍾一次,每天發作30~50多次,持續時間可達10~15分鍾。此現象一般可持續1年以上,有些甚至持續到絕經後5年左右。隨著更年期絕經時間漸長,潮熱、汗出發作頻率及強度亦會漸漸減退,最後自然消失。

更年期或更年期前病理性絕經或雙側卵巢切除的婦女,也會出現此症狀。而男性更年期這種現象則較少見。

更年期婦女潮熱、汗出症狀的出現,與內分泌、植物神經係統功能障礙有關。絕經前後雌激素減少,血管的舒張—收縮平衡失調,血管突然擴張,使皮膚血流加速而發生潮熱。部分更年期婦女使用抑製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藥物,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高效孕激素等,導致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時,亦可發生潮熱。此外,因為雌激素有增強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時,使其對下丘腦植物神經中樞的副交感神經的穩定作用減弱,從而出現了反應性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產生區域性血管擴張。頭、頸、胸、背等區域的植物神經係統對此更敏感,因而潮熱、汗出最為顯著。絕經後期,植物神經係統已逐漸適應在重新調整下達到新的平衡,於是潮熱、汗出症狀也就自然消失。

5.更年期男人的心理過渡

男性更年期不僅會發生身體結構與功能的改變,也會發生心理方麵的變化。每個男士都應該明白這一點。這些心理活動的變化與社會環境是密切相關和相互影響的。

和女人一樣,在更年期,男人也常有一種失落感,有時,還更嚴重些。如不喜歡在刮胡子時,從鏡子中看到自己比妻子老得快,或者因為上了年紀而沮喪等。有的人可能設法用體育鍛煉來表現自己具有青年人的朝氣,其結果往往嚴重地打擊了自己的自負。有的人發現跑上兩段樓梯後便心跳不已,一場網球打下來便完全精疲力竭了,對此他可能會感到奇怪,因為“過去總是連打三場而不會氣喘”,今天卻突然感到“力不從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