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別是前壁梗死伴有心率快和血壓高,顯示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有梗死後心絞痛與勞力有關者,以及心內膜下心肌梗死均是使用β受體阻滯劑的適應證。因β受體阻滯劑可減慢心率,降低血壓及減低心肌收縮力,故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再梗死率和猝死率。臨床研究證明,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隻要無β受體阻滯劑的禁忌證,在病後5~7日,長期服用β受體阻滯劑,具有預防再梗死和猝死的作用,但服藥期間不宜突然停藥。
(3)高血壓病:β受體阻滯劑是治療高血壓第一階梯的首選藥物。適用於年齡在50歲以下,交感神經亢進型及高腎素型或正常腎素型高血壓,任何年齡高血壓合並勞力型心絞痛、心律失常的患者,或有心肌梗死病史的高血壓患者。其作用機製是β受體阻滯劑能減慢心率,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故可降低血壓。
(4)抗心律失常:兒茶酚胺升高是引起各種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β受體阻滯劑可通過阻斷兒茶酚胺的作用,控製心律失常,抑製心肌細胞的興奮性,延長傳導。該藥可用於室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顫動、心房撲動及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及風濕性心髒病或冠心病合並心房顫動,可與強心苷合用,以控製心室率。對精神緊張、焦慮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引起的室上性心動過速,也有較好的療效。
(5)充血性心力衰竭:對心率快、肺毛細血管楔嵌壓升高、左心室舒張功能異常、左心室舒張末壓升高、心排血量下降及心肌耗氧量增加等類型的心力衰竭,在單純應用強心、利尿、擴血管藥物療效不滿意時,可加用小劑量β受體阻滯劑,往往可顯著提高療效。其作用機製是β受體阻滯劑可阻斷過量兒茶酚胺對心肌的毒害作用,減慢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
(6)其他:可用於肥厚性心肌病、二尖瓣脫垂綜合征、主動脈夾層瘤及擴張性心肌病等。
什麼是鈣離子拮抗劑,其治療冠心病的作用機製是什麼
所謂鈣離子拮抗劑,簡單地說是指能夠阻斷細胞外的鈣離子進入細胞內的藥物。鈣離子是參與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離子之一,是心肌平滑肌細胞興奮—收縮耦聯的關鍵因素,在心肌、血管平滑肌興奮時,細胞外液中的鈣離子經細胞膜進入細胞內,與細胞內的特殊蛋白質結合,致心肌血管平滑肌收縮。如果阻斷鈣離子進入細胞內,可引起心肌血管平滑肌收縮力減弱,血管鬆弛,血壓下降。通常把這類能夠選擇性阻滯鈣離子經細胞膜上的慢通道進入細胞內並減少鈣離子內流的藥物,稱為鈣離子拮抗劑。鈣離子拮抗劑治療冠心病的作用機製:
(1)減少心肌耗氧量:①減輕心室負荷。鈣離子拮抗劑通過阻斷血管平滑肌鈣離子內流,抑製毛細血管前動脈張力,擴張小動脈,減輕左心室後負荷;擴張全身靜脈,減輕左心室後負荷;降低心室舒張期末壓,減少心室壁的負荷。②降低心肌收縮力,使心肌代謝的耗氧量減少。③減慢心率。某些鈣離子拮抗劑能減慢心率,使舒張期延長,從而減少心肌耗氧量並增加心排出量。
(2)增加冠狀動脈灌注:①直接抑製血管平滑肌,擴張冠狀動脈及解除血管痙攣,增加冠狀動脈灌注。②加速側支循環建立,增加冠狀動脈灌注。③減輕心內膜下冠狀微血管的灌注壓力,有利於心內膜下小的動脈灌注。④防止心肌細胞鈣超負荷,有利於缺血區冠狀動脈血流的重新分布。從而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液灌注。⑤抑製內源性腺苷破壞。有些鈣離子拮抗劑能抑製具有擴張冠狀血管作用的內源性腺苷的破壞,從而使冠狀動脈擴張,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
(3)抑製血小板聚集:心肌缺血時,血小板和前列腺素係統代謝活躍,使血小板聚集,釋放反應增強。血小板釋放的血栓素A2(TxA2)可促進血小板聚集並加強血管收縮。鈣離子拮抗劑能抑製血小板聚集,減少血管收縮物質釋放,從而改善心肌缺血。
治療冠心病常用的鈣離子拮抗劑有哪些
在冠心病的治療中,以硝苯地平、維拉帕米、地爾硫卓和氨氯地平較為常用。這些藥物雖然都具有減少心肌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擴張血管,降低和緩解心絞痛發作等作用,但也各有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