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性味甘平,無毒。中醫認為它功用頗多。《本草綱目》記載番薯能“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
番薯含有大量膠原和黏多糖物質,能保持血管彈性,保持關節潤滑,防止肝腎結締組織萎縮。近代營養學研究還發現,番薯能預防心血管係統的脂質沉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使皮下脂肪減少,避免出現過度肥胖,是一種有效的長壽保健食品。
番薯降脂的使用方法多種多樣,可蒸可煮,但是食用量不可過多,因為過多攝入可使總熱能增加,反而不利於降低血脂。
(15)香菇:香菇為食中珍品,營養極為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香菇含有16種氨基酸(其中7種是人體必需氨基酸)、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植物甾醇、纖維素、無機鹽、多種維生素及降血脂物質香蕈大生、2R-羥基-4-丁酸等。
香菇性平味甘,能補脾胃,益氣,有降血壓、消食、去脂、抗癌、抗病毒等多種功效。
香菇中所含的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香菇還含有香菇嘌呤等核酸物質,能促進膽固醇分解。現代藥理學及臨床研究都證明,香菇中含有的香蕈大生有較強的降脂作用,連續服用能降低總膽固醇及三酰甘油。患有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的患者每日用鮮香菇90克,以植物油炒過後水煮,久服有明顯的降脂作用。
一日三餐熱能如何合理分配
國內外有關研究結果證明,任意進食動物脂肪者的壽命要比限製進食者短,而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則以任意進食動物脂肪者為高。無論我國還是外國的科學家們都發現並公認,減少能量的攝入,供給足夠的果蔬和適量蛋白質有助於健康長壽。這是因為已患有高血壓或具有發生高血壓病傾向的人,本來體內的脂肪組織就已逐漸增加,而其他組織則相應減少,全身的代謝水平降低。況且多數高血壓患者的年齡多偏大,體力活動趨少,所消耗的熱能也相對減少。因此,高血壓病患者所需要補充的熱能也應相對減少。
目前,國際上推薦以20~39歲年齡組的人熱能需要作為基數,依次遞減,即40~49歲減少50%,50~59歲者減少100%,60~69歲者減少200%,70歲以上者減少300%。就一般情況而論,這個標準可作為高血壓病患者攝入能量的參考。飲食過量,對高血壓病患者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自古所傳“未飽告止”之說,頗具科學道理。因為過飽時,會使血液大量集中於胃腸部,導致胃之飽脹,勢必造成橫膈上托,壓迫心髒,很容易引起心、腦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以致誘發或加重心血管、腦血管以及消化係統的疾病。當然,也不能盲目地采取“減肥法”來防治高血壓病,那樣往往會適得其反。
科學家和醫學家、營養學家們的研究成果表明,一日三餐的合理分配方案是:早餐占當天總熱能的300%~400%;午餐占400%~500%;晚餐占200%~300%。這是符合正常健康人在一天生理活動中熱能的耗求規律的,大體上也適合高血壓患者的情況。當然還要因人製宜,個別對待。
哪些飲食習慣是錯誤的
切忌“狂飲暴食”,是高血壓患者應該十分重視的問題。患者的親人及其周圍的人,為了珍惜患者的生命,應該毫不客氣地給予嚴格監督。有些高血壓病患者對自己控製不嚴,借故大吃大喝,狂飲暴食,往往弄得酩酊大醉,上吐下瀉,既勞神又傷身,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須知,與健康人相比,高血壓病患者的消化功能、解毒功能、血管彈性都有所減退,經不起狂飲暴食的衝擊,故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