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豆類:豆類包括大豆(黃豆、黑豆、青豆、紅豆等)、蠶豆、豌豆、赤豆、綠豆等,它們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尤其是大豆,每100克中約含蛋白40克,其他豆類如蠶豆、綠豆、赤豆等,每100克中也有20克~25克。研究表明,經常食用豆類及其製品,可使血中膽固醇含量顯著降低。
(2)蕈類:香菇、木耳自古以來被我國人民視為素食佳品。據實驗研究,香菇、木耳可降低動物血清和肝髒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壁脂質沉積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但應注意,木耳的有效成分主要在水溶性部分;香菇的作用,菌帽大於莖部。
(3)洋蔥、大蒜:每日食用1頭中等大小的洋蔥,即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好辦法。大蒜也可使血中膽固醇含量降低,使主動脈脂質沉著減少。由於大蒜對胃有刺激作用,對合並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或慢性胃炎、胃酸過多者最好少吃或不吃。
(4)海鮮:華盛頓大學馬丁·契爾茲教授證實,低脂肪的海鮮食品(如海蜇、螃蟹、海參、牡蠣、蛤肉等)能使人體血中膽固醇的含量降低90%左右。
(5)海魚:魚類,特別是海魚含有大量多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普查資料表明,冠心病患病率最低者,首推沿海漁區居民,這無疑與他們長期吃海魚有關,生活在格陵蘭島上的愛斯基摩人的食品以海豹肉、鯨魚和其他海魚為主,患心髒病者極少。魚油還能被人體中的酶分解成多種化學物質,在人體內起到止痛、消炎、抗高血壓和抗凝血的作用。不過,隻有生活在溫度較低的海水中的沙丁魚、鯖魚、蛙魚、鯡魚、馬鮫魚、大馬哈魚和金槍魚等才含有這種能降低膽固醇的魚油。
(6)植物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尤以芝麻油、玉米油為佳,花生油、椰子油次之。
(7)玉米麩皮:臨床試驗發現,玉米麩皮可使受試者血液中的三酰甘油降低,膽固醇也可降低。
(8)脫脂牛奶、酸乳酪:許多人擔心喝了牛奶會增加血中膽固醇,其實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牛奶本身雖含有一定的膽固醇,但又含有能降低膽固醇的物質,這種物質攝入體內,便能有效地抑製膽固醇生物合成,遠遠超過了由牛奶本身所帶入人體內的膽固醇量。醫學家們發現,一個長期飲用脫脂牛奶或酸乳酪的人,其膽固醇含量比一般人少500%。
(9)冬瓜:由於其含水量大,熱能低,既能減肥,又能降低血中膽固醇,促進體內脂肪消耗。而體內積存的過量水分也因冬瓜利尿的作用而能被及時排出,所以冬瓜對中老年肥胖者尤其有益。
(10)蘋果、葡萄:它們也含有降膽固醇物質。曾有人做過這樣的觀察:30位中年男女在1個月中每日吃兩三個蘋果,結果800%的人血中膽固醇降低,有一半人降低100%以上。
此外,近年來科學家們在大麥、玉米、胡蘿卜、茄子、橄欖油等食物中也發現了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的化學物質。
可用於高脂血症患者的食療方有哪些
(1)蘑菇青菜:鮮蘑菇250克,青菜心500克。將蘑菇和青菜心揀洗幹淨後切片,油鍋翻炒,並加入精鹽、味精等調料後食用。具有清熱平肝、降脂降壓功能,適用於高脂血症、高血壓以及冠心病等。
(2)薺菜冬筍:冬筍300克(去殼、根,切片),薺菜150克(揀洗幹淨)。油鍋翻炒,並加入精鹽等調料。該方清熱利水、降脂降壓,適用於高脂血症、高血壓、水腫、便血、尿血等症。
(3)竹筍蓮子:幹竹筍25克,鮮蓮子50克。先將竹筍水發後切成斜塊,鮮蓮子刷去皮衣,再入油鍋一起翻炒。本方降脂降壓,健脾清心,適用於高血壓、高脂血症及五心煩熱、頭暈神疲等症。
(4)柏子仁燒香菇:水發香菇250克,柏子仁100克。入油鍋翻炒並加入鹽、味精等調料。本方有降脂降壓、養心安神作用,適用於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壓等病。
(5)玉米須豆腐湯:玉米須100克,豆腐300克,水發香菇50克。先將玉米須煮湯取汁,再將豆腐、香菇放入,加鹽、味精等調料一起煮湯後食用。具清熱利水、降脂平肝作用,適用於高脂血症、高血壓、水腫、黃疸等病。
(6)蘆筍冬瓜湯:蘆筍250克,冬瓜300克,再加入鹽、味精等調料一起煮湯後食用。具降脂降壓、清熱利水、抗癌解暑等作用,適用於高血壓、高脂血症以及各種腫瘤、夏季發熱、口渴尿少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