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心髒病患者飲食調養(7)(1 / 3)

“節”是什麼?在這裏我們說的是“規律”。一日三餐是我國人民的生活規律,人的功能活動、新陳代謝、工作安排都是按照這個規律來進行的,如果違背這個規律,對人體肯定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美國醫學科學家們指出,不吃早餐對健康有害,尤其對冠心病患者危害更大。心髒有病的人同其他人一樣,有一個共同的新陳代謝規律,這個規律是由機體各器官的互相協調來完成的,一個器官失去其規律,影響相關器官並使其失去規律而出現病態。科學家們指出,心髒病患者每天的早餐十分重要,並建議還要進食一些水分充足的食品,以減少心髒病的突發和對其他器官的危害。這項研究成果是美國醫學科學家近年來根據一些醫院多年收治心髒病患者的病曆調查發現的。許多患者是在起床2小時未用早餐而發作的,原因何在呢?

這些患者因較長耐間沒有食物攝入,血液的黏度就會增加,從而導致流入心髒的血液流速減慢,加之血容量的不足,就易引起心髒病的發作。

基於以上情況,建議每一個人,尤其是冠心病患者,要三餐有節,這樣才能在有節律的生活之中,預防冠心病發生,盡享天年。

哪些食物對防治冠心病有好處

(1)豆類:豆類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也是防治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健康食品。它包括:大豆(黃豆)、黑豆、青豆和紅豆等。

豆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尤其是大豆,每100克中約含蛋白質40克;其他豆類,如蠶豆、綠豆、赤豆、芸豆等100克中也可有20克~25克,相當於等量大黃魚、瘦豬肉、雞蛋、牛肉所含蛋白質的2倍以上。豆類蛋白,尤其是大豆蛋白的氨基酸比較齊全,因而生物學價值也較高。大豆蛋白具有顯著的降膽固醇作用,已被用於臨床治療高膽固醇血症並取得了良好效果。

大豆中含有較多的脂肪,約占160%~200%,遠較其他植物油為高。此外大豆中還含有豐富的磷脂、植物固醇、食物纖維、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如鈣、磷、鐵、鉀、鎂、銅、鉬、碘等),所有這些在冠心病的防治中都是十分有益的。

我國人民食用大豆已有幾千年的曆史,其加工方法及製品種類繁多,但因製作和食用的方法不同,其蛋白質的利用率也不同。如果食用得法,蛋白質利用率可高達920%~960%,反之,一半以上的蛋白質都將白白浪費掉了。大豆的細胞壁由纖維素組成,大量的蛋白質被細胞壁緊緊裹住,胃腸中的消化酶很難同它接觸。科學研究發現,炒大豆因加熱時間短,又不易嚼碎,細胞壁和胰蛋白酶抑製素很少被破壞。因此消化率僅為500%,煮大豆的消化率也僅達65.0%,而豆腐的消化率則為920%~950%。近年來對大豆蛋白的利用又有新的發展,如豆奶、豆漿、豆漿晶等,經化驗分析表明,其營養價值接近牛奶。據報道,大豆含有一種叫皂草苷的物質,它的特殊功能就在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因此用它來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冠心病均有一定作用。

國外關於大豆蛋白的利用也有很快的進展,許多國家已開始利用大豆蛋白生產各種“人造肉”,供應市場。它是大豆經過脫脂製成的食品,營養價值高,蛋白含量比豬肉、牛肉、雞蛋高2~3倍,是心血管病患者應該經常食用的理想食品之一。可以預見,大豆蛋白作為防治冠心病的健康食品將會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2)花生:花生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種子。含脂肪油400%~500%,含氮物質200%~300%,澱粉80%~120%,纖維素200%~500%,水分50%~80%,灰分20%~40%及維生素等。

花生具有止血作用,能緩解血友病的出血症狀。花生米皮的效力較花生仁強50倍,炒熟後效力大減(弱20倍)。花生米中含某些植物血細胞凝集素,能凝集以涎酸酶處理過的人紅細胞,屬於P凝集素。

花生中含有可以預防心髒病的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內膽固醇120%~150%。此外,花生中含有豐富維生素E,它可以使血液中血小板沉集在血管壁內的數量減少,使血管保持柔軟,不易硬化。故有人建議冠心病患者多食花生。

此外,某些堅果,如核桃、鬆子、榛子等與花生一樣,亦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膽周醇,它們同花生一樣含有維生素E可以使脂肪氧化,抗自由基。故有人建議冠心病患者宜多食堅果,有助於降低冠心病的危險性。據介紹,每天食用一定量的堅果,可使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下降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