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二章:歸鄉(二)(1 / 2)

丁文書漫無目的,在街上無聊踱步。黃昏時候,來到了吉慶街口一家茶館前。

對丁文書來說,這家茶館再熟悉不過了。從他小時候起,他便喜歡來這裏玩。有時候聽說茶館裏有唱戲唱大鼓的,更是連學堂也可以不上,一定要偷偷跑來聽。茶館老板待人親切,和他見得多了,偶爾也不收他的錢。

想起幼年趣事,丁文書不禁一笑,不自主便走了進去。

這個時間段,茶館正是生意興隆的時候。西河口的男人們,勞累了一天,不約而同都來此消遣——這也是因為西河口實在沒有別的娛樂方式了。

茶館老板還是原來那位,隻不過多年風霜,眉毛頭發變得更蒼白了些。丁文書上前作揖,老板認了他半天,方才想起來。

“哎呀呀,丁家少爺,總算回來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來來來,快到裏麵坐。小二!快!給丁公子找個好位置!來,丁公子,你快裏麵請,外麵太冷了。哎呀,什麼錢不錢的,你剛回來,這次就當我請你了。下次,下次再說。”

謝過老板好意,丁文書跟隨茶小二往屋裏走。四下望去,茶館生意實在太火爆,前排的好位置竟然座無虛席,有些人為了看戲更方便,不惜舍棄座位,直接蹲在了台下。茶小二一臉抱歉,賠笑讓丁文書坐在後排。丁文書擺擺手,示意不用那麼麻煩,隨便坐就行了。茶小二這才鬆口氣,請他稍候,茶水一會兒就好。

丁文書挑了個靠後的位置坐了下來。周圍坐著的,有老有少,看穿著都是些幹體力活的窮人百姓。丁文書這些年看書寫字,眼睛不如以往好使了,看不清台上的人。好在今晚的主要節目是評書,隻需要用耳朵聽就好。台上說評書的瞎子已經一大把年紀,眼眶裏沒了眼球,多看幾眼都讓人心驚膽戰,不如不看。

關於這瞎子,丁文書倒也略知一二。瞎子姓何,大概六十來歲,孑然一身,是個到處流浪的江湖賣藝人。在丁文書離家前的幾年,何瞎子來到西河口,與茶館老板合計一番,開始在西河口說書,從此便在此常住。丁文書當年也來聽過他幾段,與以前聽的評書不同,瞎子說的書,頗有些趣味。他不僅把書裏的故事說得好,還能將生活中的趣事結合起來,講得妙趣橫生;其次他機敏過人,嘴皮子利索,竟連書中不合理的地方,他也能胡編亂造、自創一套理論,解釋地圓滑無比,令人佩服。

丁文書到的時候,瞎子正說得起勁。

“諸位!這人哪,有七情六欲。這六欲,說的是人的六個欲望,正應著人的六根。所謂六根不淨,就是說人的欲望沒有到頭的那天。普天下,隻有出家人清淨了自己的六根,所以出家人都是無欲無求。再說這個七情,對應著人的七竅。雙眼看到了,便想據為己有;雙耳聽到了,便動了凡心;兩個鼻孔聞到了,嘴巴裏的口水就流出來了。所以我們的老祖先孔聖人就勸我們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不該看的不要看,不該聽的不要聽,不該說的不要說——”

話還沒說完,下麵一聲咳嗽。瞎子又接一句:“不該咳嗽的,別瞎咳。”台下哄堂大笑。

瞎子繼續道:“但是話要分兩頭說。你我都是凡人,老天爺賜給我們眼睛鼻子耳朵,不能不用。有了眼睛,我們才知道羞恥,才知道要穿衣;有了耳朵,我們才聽得到聲音,能夠和人說話;有了鼻子,我們才能聞得到氣味,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哪個是香的,哪個是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