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爺的神奇之處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個沒有通過拴娃娃便奇跡降生的產物,更在於其天資聰慧刻苦好學,以至於兩歲識千字,三歲背唐詩,五歲熟讀四書五經,八歲寫得好文章。
據老爺自己所說,二少爺出生那日,剛下地,第一聲都不是啼哭,而是說了句類似“憋死老子了”之類的俗語。李夫人微笑作證。
神童的生活與非神童的生活必然是不一樣的。二少爺這輩子除了吃飯就愛看書,為了節省時間連茅房都安在了自己房間內,出恭之時也不忘吸取精神食糧,令人歎為觀止,傳為西河口的一段佳話。
另外讓人唏噓的是,老爺與夫人鑒於大少爺的怪病,生怕這第二個乖兒子也有這病,便從沒讓二少爺出過門。整個家裏,除了老爺夫人,隻有王爺一個人見過二少爺的真麵目。要說這二少爺住的,便是大少爺以前的那個房間。雖說瘋子住過的房子要不得,但是李老爺表示,這能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自己每次要見兒子,走到這屋,便能想起那倒黴的怪病,也能堅定自己不放孩子出門的決心。
當然坊間也有說法,這人啊,不見陽光也不是個事,容易得病。三姑六婆議論說是這孩子麵目慘白,猶如死屍,不敢出來見人。媒婆一陣歎息,過得幾年等到這孩子談婚論嫁之時,這趟生意還真不好做。
二少爺雖然麵如死屍(隻是傳言),好歹也是一個大活人。自小沒個小夥伴也覺得煩悶,為此跟李老爺苦苦哀求一番,終於得到許可,托王爺出門買了隻小貓,取名寶貝,由二少爺自己養著。
也怪王爺年紀大了,竟然眼瞎買了隻母貓。成熟之後的寶貝夜夜思春,叫聲淒慘讓人心碎,隻恨自己不能變成個公貓為其效犬馬之勞。
可能二少爺也單純,不知道寶貝的叫聲意味著什麼,便也沒提配種一事。少爺不提,下人也不好問。於是夜夜貓叫,久了也就習慣了。
二少爺白日裏趁著寶貝不叫喚,蒙頭睡覺。為了孩子的睡眠,老爺在白天還拿了塊布把窗戶給遮住,防止陽光照進去。夜晚少爺念書,風聲貓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
幾年下來,李家平靜無事。
直到有一天,在院子裏準備洗衣服的張嫂撞見了個乞丐。
一大早,張嫂在屋裏拿了衣服,推開門要進院,突然發現院子裏站著個乞丐,身形瘦弱,衣衫襤褸,背對著她。
正想往外轟,細瞧一眼卻嚇了一大跳。
那乞丐少了隻手,渾身血汙,呆呆站在院裏,茫然四顧似乎在找些什麼。
張嫂也算見多識廣,平靜了一下情緒,問道:“那叫花子,你在做啥?”
乞丐一聽有人,回過頭來瞧了一眼,頓時一驚,忙不迭衝出了門,跑了。
張嫂沒當回事,估計是門口沒人看著,讓乞丐給跑進來了。
隻是洗著衣服,她越想越不對勁。
這叫花子雖然蓬頭垢麵,但是看得出,二十來歲的模樣……而且……長得還挺像老爺……
莫非是……
這個時候,正好王爺從灶房裏拎著籃子走了過來,要去給二少爺送飯。
張嫂心裏不安,為了探索與發現背後的真相,就放下衣服,叫住了王爺。
“王爺,有個事……跟您說說……”
王爺見張嫂吞吞吐吐,眉宇間一股焦急,便停了下來,問道:“什麼事?”
張嫂一字一句把剛才的奇遇說了一遍,最後問道:“您看,是不是之前我們這些人都沒見過的大少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