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默の家”坐落在九華村深處一處土坡的半腰上,四麵被茶山、竹海、玫瑰花田包圍,空氣濕潤,綠色植被沿著地勢蜿蜒向前。
小樓屋頂采用孟莎式的法式建築元素,坡度有轉折;屋頂上是造型尖尖的老虎窗,充滿異國風情的精致;外牆用的是仿古石材裝飾,整棟建築呈現出浪漫典雅的法式風格。
院前的小橋流水映著尖尖的屋頂,和周圍的茶山、竹海、玫瑰花田相映成趣,一大片山間的自然氧吧飄來清新的空氣。清澈的小河,綠意盎然的森林和草地,住在其中的人、鳥、獸、昆蟲,夏天的大雨、突然刮起的勁風、黃昏的晚霞……寧靜而又生機勃勃的鄉村景象盡收眼底。
進門通道用青石板鋪設,邊上鑲以白色小石子,周圍還種有玫瑰、芭蕉、竹子、櫻花、桂花、薰衣草……
院子左手邊有一個亭子,庭中有一方茶席,是陳默提議專門設置的茶室。民宿既然開在信陽,自然要把信陽特色的茶文化融入其中。陳默雖然和外婆生活在一起的時間並不長,但外婆為她衝泡的茶水至今仍在她的記憶裏飄香,她清楚地記得那裏的家家戶戶四季都常備著上好的茶葉,飯後或閑暇時間,泡一壺信陽毛尖,或普通的綠茶,看著茶葉在沸水中浮浮沉沉,時光變得漫長又愜意。
大堂前台左手邊是餐廳,餐廳有壁爐,長條水泥餐桌,開放的小型西式廚房,以及相對獨立的中式廚房都有,宋老板曆經磨難邀請到的信陽師傅負責特色信陽菜,陳默自己親自上陣製作西餐。
大堂地麵鋪的是瓷磚,客房是木地板加地毯,室內家具以木質為主,簡歐式木椅、木桌,所有的日用品上都繡著“小默の家”的logo。
客房中的大部分區域都采用開放式設計,從客房的露台上能望見大片的茶田。不論躺在臥室的床上,還是坐在客廳裏,甚至是在淋浴房、廁所裏,都能透過巨大的玻璃窗看到戶外的景致。房間另有大量的落地玻璃,將山色迎進屋中,仿佛將一格格小畫嵌入其中似的。牆上使用的材料在當地村民的建議下,摻了茶梗,除了有驅蚊的功效外,還能讓房間無論何時都散發出一股茶香……
14間客房,每個房間裝飾不一,但都有一個茶盤和完整的茶具,新鮮果子配信陽綠茶,還有從玫瑰園裏現采現烘焙的玫瑰花茶。落地玻璃前放置了簡單的榻榻米,供客人喝茶、發呆、打盹。
是的,你沒看錯,“小默の家”在陳默的用心經營下,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提供住宿的建築,而是一間茶舍,或者說是一個生活體驗館。
而這,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三個月前被求婚搞得數次淚崩加懵逼的陳默那時候完全不知道,自己這一雙手居然也可以化良好為神奇,自己已經不僅僅是優秀,而是非常優秀了!
遇見宋希聲之前,她一直都在漂泊流離,從來不知道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洗手作羹湯之餘,又深諳生活美學的生活家。遇見他之後,她好像突然擁有了一把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大門背後那些她從來不曾涉足的生活一一呈現在她麵前,她小心翼翼地靠近,在他鼓勵加持的目光下,一一嚐試,學習到新的本領。如今在她自己的家裏,這些本領被她一一施展,於是這棟建築成了它現在的樣子。
在這裏,陳默沒有一味追求格調高雅,也不願市井煙火氣息太濃,她在市井和講究之間找到了那個有趣的臨界點,把市井拔高了一點點,又不過分精致,她把這座房子打扮成了一個姑娘,那種會做回鍋肉,也讀《紅樓夢》的姑娘,因而裏裏外外都透著剛剛好的舒服勁兒。
陳默曾聽一位業內前輩說過,定義民宿的不是建築,而是民宿主人和當地的文化。的確如此,這棟法式建築在藝術家江翰手裏,或者詩意商人宋希聲手裏,也都會認真對待,精心布置,但陳默相信最後出來的效果絕對不會是現在的模樣。因為主人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而不同的主人擁有不同的靈魂,不同的審美和訴求。她初次走進這裝修一新的房子時,它還隻是一棟法式風格的房子,充其量是座法式山居,是一棟沒有靈魂的空殼子,正是陳默的介入才讓這棟房子有了靈魂,有了內涵,從而成為真正的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