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哥隻是個傳說一(1 / 2)

宋司令曾經跟他的副手曾元裕私下探討過兵與賊的關係,宋威,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油條,不僅作戰經驗豐富,曾經平過多起亂子,十年前就參與討伐龐勳之亂,而且對官場上的爾虞我詐,比誰都看得透徹。

那時,宋威還是軍長,司令是一個叫康承訓的,曆史已經教育了宋威,龐勳之亂平定後,功臣康承訓不但沒有得到賞賜,反而受朝廷猜忌,混了個貶官下場。

宋司令語重心長的告訴曾元裕:“小弟啊,咱們幹平亂這檔子事,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分寸,當年龐勳被剿滅,康承訓立即得罪,今天我們要是也幹成這樣,不也是一樣的下場麼?我看,咱們不如留著賊人,不幸那是天子的,我們卻可以保全功臣的身份。”

要是十年以前,唐朝皇帝知道貶一個康承訓會給自己的兒子埋下無窮陷患,喪盡軍心,他一定不會這麼做的,可是曆史的車輪,卻是永遠不會倒轉的。

這是一個極其嚴肅的信譽問題,信譽的毀滅幾乎是不可逆的,據史書上記載,後來唐朝皇帝良心發現,又將康承訓詔回了中央,但地方軍隊大佬們記住的永遠是康承訓被貶的事情。

唐朝君將已然失信,這也可以算是義軍精神領袖龐勳留給後輩們的第二筆財富了。

如此看來,大家潛意識裏已經達成共識,官匪本是一家人,他們關係暗地升華,成為合作夥伴,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沒有了匪,官家豈不成了擺設?

這就好比:王仙芝負責搶錢,宋威負責在外圍呐喊,等王仙芝搶夠了錢後,宋威就追,王仙芝本來是疾走如風逝的,但因為搶的東西太多,負荷太重,自然就被越追越近。

眼見就要追到了,這時,王仙芝就知道他應該怎麼做了,下令:把搶的東西丟一些下去(遺貲布路)。

接下來,官兵們當然要撿東西,這些是贓物,撿回去做為呈堂供物,然後養家備用的。(士爭取之,率逗橈不前。)

唐軍上下發財,王仙芝金蟬脫殼(脫的真個是金銀啊),淡定遁走。

這樣的龜兔賽跑,王仙芝與宋威合作了許多回,宋威幹的不亦樂乎,所以,聽說王仙芝竟然要金盤洗手,宋威當然不同意了,這是單方麵破壞合同條款,屬於背叛,於是,才有了尚君長斬首狗脊嶺的新烏龍事件。

既然,王仙芝已經死了招安的心,那就重操舊業,乖乖的跟宋司令好好配合吧。

可是,事情突然發生了變化,不是宋威不講信用,也不是王仙芝死了大將要胡來,真正的原因,而是那位被宋威苦心教導的小弟曾元裕破壞了規則。

曾元裕一直當副將,二把手當久了,自然就想往上爬,比如竇夫人老想去掉那個竇字,副將也想抹去副字。

曾元裕也不例外,深知自己要想站到前台,勢必就要打破原有的平衡,再於混亂中重新洗牌,重新定位。

曾元裕一直在尋找機會,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找到了,正月初的一天,在申州城東,曾元裕逮住了剛從江陵打劫回來的王仙芝,這回,他沒聽老領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