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逃離蠻烈(2 / 2)

簡直就是巨大的地下迷宮。

更巧妙的還不止於此。

石室頂部不是還有個投食的洞口嘛?

借助繩梯從那裏爬出去直達地麵,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成功脫困,上去之後你會發現更加令人抓狂!

因為那裏正是大家剛剛進入城門時經過的巨石迷陣。

怪不得張英之前就發現巨石底部設有小洞,而內部是被掏空的。

戰時,一旦外族入侵突破城門,首先就會陷入巨石迷陣中。

蠻烈士兵剛好埋伏於巨石裏麵,前後呼應左右夾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的來犯者措手不及,暈頭轉向!

如果敵眾我寡,實力懸殊過大無法堅守,蠻烈士兵就會順著繩梯鑽入地下的蜂窩迷宮。

敵軍被困在巨石陣中,如無頭蒼蠅四處亂闖,同樣無法脫身,最終隻能選擇進入地下。

而無論置身於任何一間“蜂巢”,都會遭遇張英等人同樣的窘境,被積水中的毒蟲圍困於孤島,寸步難行。

即便是搭橋而過解決問題,也隻能在幾乎完全相同的石室間鑽入鑽出,繞的暈頭轉向,束手無策後隻有選擇返回地麵。

而藏身“蜂巢”的蠻烈士兵就會趁機發起偷襲,真是進可攻退可守,來去自如。

最終,不勝其擾的敵軍要麼被徹底殲滅,要麼倉皇逃竄,狼狽不堪的原路退出城外。

浮幽族距離蠻烈城最近,兩部落經常發生衝突。

外圍作戰,浮幽族善用毒器占盡優勢,而一旦蠻烈士兵退守城中,便無計可施,隻能望城興歎。

這也正是兩族世代對立,戰爭不斷,卻能夠一直相安無事的原因。

索巴引領的密道出口則是以防萬一,為最後逃生而準備的,據說隻使用過一次。

相傳,在穆圖的爺爺尚且年幼之時,蠻烈族遭遇過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七個部落聯手攻城,聲勢浩大,來勢洶洶,一舉拿下城門,闖入巨石陣。

蠻烈士兵奮起反擊,殲敵無算,無奈對方人數眾多,隻能退守地下。

敵軍竟采取人海戰術,一撥倒下,另一撥就踩著同伴的屍體窮追猛打。

早已躲藏在“蜂巢”中的蠻烈族男女老少,隻得在士兵的掩護下,順著密道棄城逃走,躲過一場浩劫。

有的敵軍誤打誤撞摸至密道,全都慘死於機關陷阱之下。

逃出生天的蠻烈族人雖然丟掉城池,但傷亡極小,而七部聯軍表麵看取得暫時勝利,實際上卻是死傷過半,元氣大傷。

當時的首領果斷下令,還沒等敵兵喘歇,蠻烈族人便重新休整集結,大舉反攻,直接殺了個回馬槍。

這次聯軍占據城內,而蠻烈士兵從外部殺入,憑借對巨石陣和蜂窩迷宮輕車熟路,簡直如同摧枯拉朽般勢如破竹,席卷敵軍,給對手來了個甕中捉鱉。

此役大勝,七個部落傾族之力派出的士兵幾乎被一網打盡。

自從那以後,聯軍的外族隻得休養生息,再不敢對資源豐饒的蠻烈城有絲毫覬覦。

安德烈將軍從事部隊工作幾十年,可謂一生戎馬,對於各種大小工事自然是見多識廣,但聽聞如此設計巧妙、天衣無縫的防禦係統,還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而在張英看來,簡直勝過諸葛亮的石頭陣,堪比薑太公之奇門遁甲。

縱觀整個蠻烈城,從設計縝密的防禦工事、蔚為壯觀的崖壁石居、到巧奪天工的巨獸雕像,無處不令眾人為之震撼,這些時日的所見所聞完全打破了大家對原始部落的固有印象。

倘若真如族人所說,這一切神跡的締造者都是“聖主”,那麼他到底有多大能力?莫非真具備盤古開天辟地的本領不成?

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張英是絕不會相信的,但姑且不論這些設計有多精妙,單憑工程量的巨大就足以令人咋舌,到底出自何時何人之手呢?

此次蠻烈城中的經曆雖然讓大家獲取了一些重要線索,但同時也增加了更多疑惑之處。

自打進入地下以來,一晃半個月光景過去了, 遭遇過驚險致命的危機,也見識到光怪陸離的景象。

這裏的世界與自己熟知的世界是那樣截然不同,恍若置身夢境。

前路茫茫,接下來還要經曆多少千奇百怪、聞所未聞的事物,大家不得而知。

隻能懷揣敬畏,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