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在內羅畢國際合理用藥專家研討會上,提出了“對症開藥、供藥適時”等六項合理用藥(rational drug use)
內容。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又提出了“處方用藥應為適宜的藥物”等五項關於合理用藥的具體要求。當前,就全球範圍來看,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藥包括安全、有效、經濟、適當四個基本要素。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醫藥產業也在30年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藥物品種隨著醫藥科技的發展而迅速增加,現在國內常用的處方藥物已達7000種之多,然而在當前的臨床藥物治療過程中,藥物治療水平並未伴隨著藥品種類的增加而提高,藥品浪費、藥療事故、藥源性疾病等不合理用藥現象時有發生,這些藥品的不合理使用,在危及人類健康與生命安全的同時,也增加了社會的負擔和資源的消耗。
2008年8月,衛生部副部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邵明立撰寫署名文章《建立國家基本藥物製度滿足群眾基本用藥需求》,指出:健全和落實醫療衛生機構合理用藥的製度與責任是建立國家基本藥物製度的重要舉措之一。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相對短缺的醫療資源與廣大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進一步提高合理用藥水平,落實邵明立局長的講話精神,我們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之下,組織全國醫藥衛生各領域專家教授編寫了這套《常見病合理用藥叢書》。
在本套叢書的編寫出版過程中,我們著重加強了以下幾方麵的工作,以期達到“普及合理用藥知識、提高人民群眾合理用藥水平”的目標。①確定了以指導廣大人民群眾合理使用非處方藥物的編寫思路;②組織了由醫療衛生一線人員組成的編寫隊伍,他們在臨床工作中積累了大量而豐富的合理用藥經驗;③聘請了藥學界的相關院士、專家教授,由他們對本套叢書進行審定,進一步保證了本叢書的科學性和權威性;④全書采用問答的形式,更加便於讀者迅速了解、掌握合理用藥知識。
本叢書共54個分冊,分別為:感冒、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慢性胃炎、膽囊炎與膽石症、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肛腸疾病、便秘、腹瀉、頭痛、腦卒中、老年性癡呆、癲癇、失眠、抑鬱症、泌尿係結石、慢性腎炎、尿毒症、前列腺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礙、不孕不育、貧血、白血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風、骨質疏鬆症、類風濕關節炎與強直性脊柱炎、乳腺增生與乳腺癌、產後病、婦科炎症、婦科腫瘤、更年期綜合征、痛經與經前期綜合征、過敏性皮膚病、銀屑病、白癜風、性病、脫發、鼻炎、口腔疾病、眼科疾病、兒童疾病、妊娠期及家庭合理用藥。
通過本套叢書的出版,我們希望能夠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合理使用非處方藥物的水平,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用藥貢獻一份力量。
由於時間倉促,不足之處在所難免,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8年12月
第一章 兒童合理用藥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