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從孕育到出生,直到成人,就像是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變速車”,生長發育非常迅速,而且在行駛的不同“路段”,自身也處在快速變化和成熟中。胎兒期主要應高度注意預防先天性疾病和遺傳性疾病;新生兒期(分娩至出生後28天)最常見的疾病是新生兒黃疸、先天畸形、產程不順導致的髒器缺氧缺血、胎糞和羊水吸人性肺炎等;嬰兒期(出生至1周歲)發育最快,但消化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免疫功能比較低下,所以容易患腹瀉、嘔吐、食積等消化功能紊亂性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幼兒期(1—3周歲)
生長速度稍緩,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智力發育很快,開始走路,故多見意外傷害、中毒、厭食、食積、營養不良、傳染性疾病等;學齡前期兒童(3—6、7周歲)以呼吸道感染、傳染病、免疫性疾病(如急性腎炎、風濕熱等)和各種意外事故多見;學齡期兒童(小學至青春期)感染疾病有所減少,但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急性腎炎、過敏性紫癜)、蛀牙和缺鐵性貧血等疾病增多,尤其要注意身心疾病。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較重,因此,需要注意心理方麵的疾病。